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家:非洲有力在10年內解決糧食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2 17:08:03  


  中評社香港12月2日電/英國廣播公司網報道,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非洲完全可以在10年左右生產足夠的糧食養活自己,從依賴糧食的進口國轉變為糧食自給自足的國家。

  這份題為“新豐收:非洲農業革新”報告的主要撰寫人朱馬教授日前接受了英國廣播公司中文網記者凱露的專訪。朱馬說,學者們撰寫的這份報告並不僅僅是一份學術報告,而是與非洲數國領導人密切合作的結果。非洲國家的領導人越來越認識到農業在改變經濟方面的重要性。

  星期四(2日),來自東非5國坦桑尼亞、肯尼亞、烏干達、盧旺達和布隆迪的總統們聚集在坦桑尼亞的阿魯沙,出席關於糧食安全與氣候變化的大會。

  朱馬教授在大會上介紹了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這份研究成果。

  這項旨在給非洲農業帶來革命的藍圖報告似乎為非洲的糧食短缺問題開出了一劑良方。

  非洲領導人則希望利用此次會議,研究和制訂未來非洲糧食安全的戰略,並使農業發展成為國家決策的中心。

  朱馬說,報告中的一些建議已經被一些國家採納,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且,他們正在與非洲國家的領導人合作,使它成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正式文件的一部分。

  中國角色:

  這份報告深入廣泛地研究了中國發展農業的經驗,認為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通過科學技術發展農業做得相當成功,值得非洲借鑒。

  朱馬說, 中國已經派出農技人員到非洲國家做指導,並且相互交流農業專業知識。另外,他還提到那些來到非洲農場工作的中國新移民的關鍵作用。他說,這些人可以充當老師的角色,因為中國人可以向非洲農場主傳授如何在小塊土地上取得高產的經驗。

  朱馬還表示,隨著近些年中國和非洲交往的日益增加,中國也在幫助非洲改善其基礎設施,例如修築公路網絡等,這對農產品的運輸有著重要作用。因為有些農民由於無法將農產品運到市場,即使在年景好的時候也不想多產糧,只生產足夠自家消費的水平,他們不想讓糧食在農場腐爛。

  非洲糧食現狀:

  根據“新豐收:非洲農業革新”報告,在過去40年, 全球農業總產量上升了145%,然而,非洲卻正相反。雖然非洲的可可、咖啡以及其它一些商品的外貿出口有所上升,但是糧食產量卻下降了10%,其主要原因是自1960年以後,非洲在農業投資上的減少。

  非洲人口中有70%務農,然而卻有接近四分之一的人口(2億5千萬)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三分之一的人口處於長期飢餓狀態,同時,那裡的乾旱、土地退化以及疾病等非常普遍。

  此外,由於該地區的能源以及供水問題,加之公路狀況不佳,戰亂、艾滋病、農業資金投入低等等都造成了非洲糧食短缺的問題。與此同時,由於農業落後,也滯後了非洲的經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