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3 14:21:10  


  中評社台北12月3日電/聯合報3日發表社論說,台灣的選舉,藍的是在選政府,綠的卻是在選國家。因而,重要的選舉可直接影響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此次五都選舉,國民黨有驚無險,兩岸關係不致遽變,大概連北京也鬆了一口氣。 

  社論說,民進黨原本大力抨擊ECFA,但到了選季卻偃旗息鼓,根本不敢碰這個題目;可見馬政府直航、陸客來台、ECFA等一路下來的兩岸新政,在大體上是正確的。否則,見縫就插針的民進黨豈會平白放過,竟反而是避談之猶恐不及。 

  然而,民意雖對馬政府兩年半來的兩岸政策表現大體上滿意,但對迄今仍在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抱持異議的民進黨之支持度亦相對上升。這顯示台灣的主政者未必能憑正確有效的兩岸政策即穩住政權;一旦選舉變天、政黨輪替,國家定位及兩岸政策即可能再受衝擊,再生震盪。 

  社論說,無論就台灣內政的安定而言,或就兩岸關係的穩健而言,台灣皆須設法使選舉回歸到“選政府”,而不再是“選國家”。也就是說,選舉若不再陷於國家定位及憲政認同的鬥爭,只是對“政府”的選擇,兩岸關係亦只是政策的辯論,那麼台灣的民主憲政始可能正常化,而兩岸關係也不致陰晴吉凶不定。 

  社論稱,北京過去的“砍頭論”(消滅“中華民國”),造成了台獨的“換頭論”(建立“台灣國”)。我們曾屢次指出,北京的兩岸政策,應從“消滅‘中華民國’”轉到“維護‘中華民國’”。其實,這已是現在進行式,但力度還不夠。

  社論稱,在選舉期間,江平事件及楊淑君事件,皆是牽動台灣人心緒的事件;北京國台辦在第一時間說江平事件“是我們不願看到的”,又說楊淑君件事件“不是兩岸(官方)摩擦”,反應迅速,可見不願見兩岸因素影響選情。再者,對歐盟通過台灣免簽證待遇,表示“不持異議”,態度亦甚友善;至於傳出薩爾瓦多將與北京建交的消息,國台辦的立即反應是“絕無此事,從未聽說,絕無可能發生”,這種幾近是救火般緊迫的口吻,更可謂是聞所未聞,透露出北京對台灣選情的敏銳感觸。 

  選舉期間,北京對江平事件、楊淑君事件、歐盟免簽證,及薩爾瓦多建交傳聞的處理,皆可視為朝向正確的方向進行;期望這一方面的努力可有日積月累的效果,而在不日以馬英九與胡錦濤國家主席以官式職銜會面為目標。 

  社論稱,不欲使台灣的選舉存有顛覆國家及兩岸翻臉的風險,本報主張的“杯子理論”可供思考: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