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瞭望:部分地區房價遭操縱 出現假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10:39:13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瞭望新聞周刊》稱,房地產調控不容被地段差異帶來的房價“假跌”忽悠。

  歲末將至,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針對房地產市場出台了諸多空前的調控舉措,其效果到底如何?而一些城市過快上漲的房價是否得到了有效抑制?

  《瞭望新聞周刊》報況,該刊記者特別進行了深入調研,發現一些城市似乎已經出現的降價勢頭,其實只是結構性的“假跌”。

  對於一些城市這種急於在“表面上”做文章,只求從數字上把房價降下來,期待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早一點過去的行為,採訪中專家們擔心,“將造成部分調控政策效應‘短期化’,房價存在報復性上漲隱患”。

  房價被“拉低”

  據中國指數研究院報告,今年8月,福州市住宅成交均價達每平方米13826元,在全國35個主要城市中超過上海、廈門,位列第七。10月,這一價格降至11987元,排名也退居第十。

  對於福州房價的速跌,業內人士分析,與當地政府10月中旬緊急頒布“限購令”等調控新政有關,更與當月成交樓盤所在區域的結構性變化緊密相關。

  本刊記者發現,房價下跌的10月,遠離市中心的倉山區住宅銷量驟增,而在市中心高房價區域的鼓樓區住宅銷量卻相對銳減。福州住宅銷售報告統計顯示,8月,倉山區住宅銷量682套,鼓樓區住宅銷量69套,兩區比例約為10:1。10月,倉山區住宅銷量猛增至2506套,而鼓樓區銳減為34套,比例約為73:1。目前,倉山區新建住宅均價在每平方米1萬元左右,鼓樓區卻逼近了2萬元。早在10月份之前,福州市就對高價位的在建樓盤申請預售許可證採取了限制或暫緩發放等措施,這使“高價區”的住宅銷量立竿見影地跌了下來。就這樣,10月依靠“低價區”銷量的驟增,福州悄然“拉低”了房價。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北方一些一線城市也在採取類似辦法,即延緩市中心城區高價房入市,加大郊區低價房開盤。

  這位人士分析,今年以來,國家房地產調控令一道緊過一道,某些地方政府開始“慌”了,擔心自己的“錢袋子”會收緊,擔心被問責。因此,一些城市急於在“表面上”把房價降下來,期待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早一點過去。

  開發商“不急賣”

  儘管在“限購令”之下,10月份福州的住宅銷量卻並未下降,反而驟增。對此,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福州市10月10日突然出台了“限購令”並要求即日執行,但一些金融機構將政策寬限了幾日執行。據福州住宅銷售報告統計數據顯示,福州“限購令”頒布後的3天內住宅簽約量達1300多套,約等於9月同期簽約量的8倍,整整占了10月份銷量的四成。

  正是由於10月份的“大豐收”,儘管進入11月份房屋銷量驟減,但一些開發商底氣十足,“不急賣”。本刊記者日前在福州市倉山區一在售豪宅小區 “泰禾.紅峪”採訪看到,該樓盤從去年到今年9月底已售多棟樓房,近期一些高層住宅樓已基本完工,卻因拿不到預售許可證而暫停銷售。

  “以往一棟樓一開始打地基,就能拿到預售許可證。而現在,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預售許可證,許多購房者比我們還著急。”“泰禾.紅峪”售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住宅小區均價超過每平方米1.5萬元。

  與“泰禾.紅峪”緊鄰的在售高層住宅小區“天鵝灣”26號樓還沒有正式銷售,就接近“售罄”。“我之所以急著在還未預售的樓盤交了預約金,無非是看到,許多新建的高檔樓盤售價不單價格沒跌,反而漲得更快。”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購房者擔憂,政策越是不讓人買房,可能越是助長部分購房者的“搶購” 心理,房價也越可能跌不下來。

  2008年10月,“天鵝灣”一帶新建商品房均價僅為每平方米5000元,如今卻很難找到1萬元以下的新房。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