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台灣成功號首航 重現鄭成功登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16:35:10  


許添財、陳亭妃及李安登上臺灣船見證臺灣船重登鹿耳門海域。台南市政府圖
  中評社台南12月4日電/全台首艘明鄭時期商戰兩用船艦“台灣船”今天(4日)上午8時45分於安平港正式啟航,歷時50分抵達鹿耳門溪口海域,重現300多年前鄭成功登台之歷史場景,全程並由海巡署隨船戒護,台南市長許添財、綠委陳亭妃及知名大導演李安更是登上台灣船見證台灣船重登鹿耳門海域。

  上午6時在延平郡王祠請延平王登轎,隨及由開台聖王、全台開基永華宮、清水寺、馬公廟、大浦境、仁厚境福德祠、油行尾福德爺廟、安平開台天后宮、媽祖樓天后宮等各宮廟起程,沿安億路繞境抵達台灣船碼頭,8點主辦單位於台南安平港舉行安座儀式,由兩排哨角引導神尊登船戰鼓齊鳴台灣船,由六合境神轎齊恭延平王、媽祖起航,隨即舉行台灣船成功號揭名及啟航典禮。

   台灣船停泊的碼頭,擠滿了觀禮的群眾,台灣船四周滿布漁船、橡皮艇、膠筏、個人風帆、帆船、遊艇、海巡署巡防艇,到處穿梭,為台灣船啟航典禮熱身。

   台灣船上午8時45分出航,航向鹿耳門溪口,台灣船後面緊隨著數十艘各式船隻,浩浩蕩蕩穿過台南沿海的蚵棚,天空則有空中警察隊直升機戒護。

   台灣船歷史性航程,前後約半小時,海面風浪不大,航行未遇任何阻礙;美中不足的是船上風帆升起時間不到10分鐘,可能是逆風的風阻太大,船隻前進只能用輔助動力。

   抵達鹿耳門溪外海後,多艘膠筏從溪口駛出迎接,將船客送到陸上,鄭成功神像也被請下船,送往溪口供奉祭祀鄭成功的鎮門宮,整個航程很順利。

   由台南市政府打造的台灣船,是根據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館收藏的清康熙年間遺留圖形,以1:1方式復原打造,由“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新台幣8000萬元,2008年11月在安平港區林默娘公園興建廠房動工,今年5月1日在台南市安平港下水。

  許添財表示,在三百多年前開台聖王鄭成功透過當時的台灣船打敗荷蘭人,今天台灣船的首航,將重新展現在全台灣人及世界面前,這象徵台灣的歷史開始。他也指出這艘船將做為台灣觀光的親善大使,將環繞台灣甚至遠到日本鄭成功的出生地平戶、福建省泉州南安練兵地、金門出兵地、澎湖海戰地。

   台灣船全長29.5公尺,面寬7.26公尺,重約300公噸,排水量150公噸,是17世紀明鄭時期的商戰兩用船艦,當時無動力,僅靠風力行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