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12日電/人民日報近日發表仲祖文文章說,當前,人才培養中的近親繁殖現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據某研究機構對我國23所財經類高等院校專職教師的來源調查,畢業後直接供職於母校的占62%,某些著名大學竟高達80%。有海外學子直言,我國科技人才創新能力和創新成果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不小,跟人才培養近親繁殖關係甚大。
近親繁殖有悖於現代人才培養“遠緣雜交”的理念。它是“師傅帶徒弟”的承襲,是視野不寬、胸襟不寬、思路不寬的外在表現,是固步自封、門第自閉的觀念作怪。它封閉學術視野,制約學術批評,損傷創新思維,禁錮學術風氣。眼皮底下選人才,“肥水不流外人田”,很容易保留和延續共同的學術缺陷,習慣繼承,不敢超越,缺乏競爭,學術個性就會日益萎縮,就很難產生傑出人才和一流創新成果。國外一項研究成果表明,人才培養近親繁殖率與科技創新力存在著直接的負相關。
克服人才培養近親繁殖現象,必須認真落實人才規劃綱要和教育規劃綱要。要著眼於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產力,創新人才培養、管理、評價、報酬、發揮作用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科學的人才培養選拔工作機制。要大力改善高校、科研院所教學科研人員的學緣結構,鼓勵大幅度減少從本校、本所畢業生中直接錄用教師和科研人員,並逐步形成制度規範。目前一些高校探索的選留畢業生“三三制”原則,即海外留學畢業生、其他高校畢業生各占1/3以上,本校畢業生不超過1/3的辦法,值得借鑒推廣。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組建開放的教學科研團隊,聘任、聘用行業企業和政府部門優秀人才擔任教學科研人員,有計劃地選派教學科研人員參加海內外研修。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緣交叉、融合、碰撞中提升創新能力。
克服人才培養近親繁殖現象,絕非朝夕之功。各級黨委、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就要抓人才、抓人才就要抓培養的理念,把解決人才近親繁殖作為人才培養政策創新、機制創新的突破口來抓,不斷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廣大學術引領者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改變維繫“師門血統”、維護學術傳承的慣性思維,以開放的心態廣納群賢。只要我們不斷創新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為有創造潛力的各類人才參與不同學術思想、研究方法的交融創造條件,優秀人才就會大量湧現,真正成為科學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