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重慶烏江流域商周遺址考古再獲新發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08:53:07  


  中評社北京12月17日電/重慶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在對烏江銀盤水電站的考古調查中發現了新的商周遺址,這是烏江流域考古發現的重要收穫。

  新華社報道,據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介紹,徐家壩遺址、漆樹灣遺址、河沙壩遺址都發現了該流域重要的商周遺址。徐家壩遺址發掘面積1600平方米,遺跡主要包括4座房屋基址、4座灰坑、1座動物坑,以及6座其他坑類遺跡和40餘個柱洞。房址分為地面式和半地穴式兩種,動物坑內有次序地堆積著至少11個動物下頜骨。出土遺物以陶器、石器為主。

  漆樹灣遺址發掘面積500平方米,清理遺跡15處,包括14個灰坑和1座墓葬,出土了砍砸器、刮削器、石錛、網墜、陶俑頭以及大量陶片,文化堆積包括了商周以及新石器、戰國和漢代。

  河沙壩遺址由於當地曾建廠而遭到極大破壞,僅殘存臨江部分,發現遺跡8處,包括3條溝、3個灰坑和2個柱洞,出土遺物有石錛、網墜、石紡輪以及大量早期陶片,以商周時期為主。

  考古專家介紹,漆樹灣遺址和河沙壩遺址隔溝相望,從地理位置上看,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回水灣,利於早期先民漁獵。

  考古專家指出,這些遺址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烏江流域商周時期的考古資料,尤其是徐家壩遺址,房址的位置排列及方位朝向具有一定的規律性,為了解當時的聚落形態提供了新資料。富有特色的陶器類型、數量較多的陶網墜以及陶紡輪的發現,為了解當時經濟生產和生活狀況提供了實物資料。

  重慶市文物考古所於2005年在對烏江彭水水電站的考古調查中首次在烏江下游發現了一批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的遺存。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