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WTO:美對華貿赤誇大一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7 09:24:41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16日刊登文章稱,外界普遍看好解決美國當前經濟問題的一個方案是,美國生產更多世界各地趨之若鶩的高科技電子產品。但兩位學術研究人員發現,美國最具象徵性的科技產品─蘋果公司的iPhone,實際上使去年美國對中國增加了19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文章指出,儘管iPhone完全是由美國公司設計和擁有的,但多數元件是由其他國家生產的,中國則進行了組裝,於是iPhone變成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所以購買通常被認為是美國產品的美國消費者,增加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 

  反變中國出口美國產品 

  文章指出,位於東京的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兩位研究人員邢予青和迪特在最新研究報告中寫道,即使美國企業發明的高科技產品,也不會增加美國的出口。他們說,這並不是高科技產品的問題,而是如何計算進出口的問題。傳統貿易統計數據提供了複雜世界的“扭曲形象”,在這個世界中,產品由一個國家設計,用其他國家生產的元件在另一國組裝。 

  多國生產元件中國組裝 

  香港文匯報報導,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拉米10月在講話中說,我們所說“中國製造”其實是在中國組裝,在全球價值鏈中,它的商業價值來自產品在中國組裝前的許多國家。製成品原產國這一概念正在逐漸過時。拉米說,如果對貿易統計數據進行調整,以反映不同國家為產品貢獻的實際價值,那麼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據美國數據,美中貿易逆差為2,268.8億美元),應該減半。他認為,這意味著就貿易逆差產生的政治緊張局面可能大於真實情況。 

  文章說,要對這一偏見做出校正是有難度的,因為這需要對產品的組裝過程有一個細緻的了解。亞洲開發銀行研究院的研究人員估算,iPhone在中國的組裝──由台灣企業鴻海精密的當地員工完成─在一部iPhone的批發價格中佔據了3.6%的比例,批發價估計在179美元的話則為6.50美元。可出於計算貿易數據的目的,每一部iPhone的所有成本都被轉嫁到中國頭上。蘋果公司發言人則拒絕就這項研究發表評論。 

  中國就iPhone順差19億美元 

  這種通過附加值來研究的方法實際上表明,iPhone的銷售給美國經濟做了加法,而不是傳統研究方法所認為的那樣給它做了減法。基於美國去年售出1,130萬部iPhone來計算,研究人員估計中國的iPhone出口價值為20.2億美元。在減去中國進口的由美國公司生產的iPhone零部件1.215億美元後,他們得出中國在iPhone上的貿易順差──即美國的貿易逆差──為19億美元。 

  研究人員估算,如果中國只被算作製造了它那部分的iPhone價值,那麼對於同等數量的iPhone而言,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將僅為7,350萬美元。而一旦美國貢獻的零部件價值被計算進去,在iPhone上美國將會出現4,810萬美元的貿易順差,也就是中國的貿易逆差。 

  iPod非致美國人失業因素 

  最新的研究結果與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個人電腦行業中心對蘋果公司另一產品iPod進行的貿易及製造過程分析也是大同小異。該研究同樣發現,儘管貿易數據在計算時將iPod的全部價值都算在了中國頭上,但中國勞動力成本在iPod的價值中僅佔到了少數比例。因此,iPod並非是一個造成美國人失業的中國產品,這些研究者發現它支撐著美國數萬個高薪職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