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衛生部發布性早熟診療指南 明確性早熟年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8 10:05:53  


  中評社北京12月18日電/“嬰兒性早熟事件”雖已證明與奶粉無關,有關專家認為,這暴露出一些醫務工作者對“性早熟”專業知識的缺乏。衛生部17日發出“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明確給出了性早熟的概念。

判斷性早熟水平待提高

  《新京報》報道,“乳粉疑致嬰兒性早熟”事件曾引起全國關注,衛生部檢驗證明,被報道的武漢性早熟嬰兒為假性性早熟,與奶粉無關。

  有專家也坦言,這一事件也暴露出一些醫務工作者對“性早熟”概念的混淆,在判斷各種“性早熟”的專業水平上有待提高。

指南供醫院參考使用

  指南給出了“性早熟”的定義,是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按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性早熟”可以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這在以往分別被稱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在中樞性性早熟中,有一種為“不完全性中樞性性早熟”,是指患兒有第二性征的早現;最常見的類型為單純性乳房早發育,診療指南稱,若發生於2歲內女孩,可能是由於下丘腦———性腺軸處於生理性活躍狀態,又稱為“小青春期”。

  據悉,指南將供醫療機構在臨床中參考使用。

相關閱讀:衛生部《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

衛辦醫政發〔2010〕19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科學、規範地做好性早熟診療工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我部制定了《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現印發給你們,供醫療機構在臨床診療工作中參考使用。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七日

  性早熟診療指南(試行)

一、定義

  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是指男童在9歲前,女童在8歲前呈現第二性征。按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分為中樞性(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性早熟和外周性(非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依賴性)性早熟,以往分別稱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CPP)具有與正常青春發育類同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A)發動、成熟的程序性過程,直至生殖系統成熟;即由下丘腦提前分泌和釋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活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使性腺發育並分泌性激素,從而使內、外生殖器發育和第二性征呈現。外周性性早熟是緣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體內性甾體激素升高至青春期水平,故只有第二性征的早現,不具有完整的性發育程序性過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