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旺報:民進黨向左轉 如何因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2 15:13:48  


  中評社台北12月22日電/台灣旺報22日社評說,五都選舉前,由於民進黨氣勢極旺,台灣內部大多認為民進黨應該可以贏得3席以上,大陸涉台單位評估也相差不大,因而大陸方面早就期待民進黨勝選後,可以更有信心與大陸展開對話。但選舉結果讓大多數評估專家跌破眼鏡,也讓“民共對談”預期落空。民進黨與大陸交流對話的基本態勢,重回地方熱、中央冷舊格局。

  社評說,民進黨中央對大陸態度轉趨保守的跡象很明顯,首先,民進黨中央突然以“未經授權”為理由,阻撓民進黨黨員參加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選前即已規劃的“民共研討會”,讓這場試溫性質的研討會流會,也讓期望五都選後能與民進黨進入對話關係的大陸當局深感“真心換絕情”,必然將影響未來民共交流的進程。

  其次,蔡英文主席以2/3競選補助款成立的“兩岸智庫”,原本宣稱將強化兩岸論述,企圖營造民進黨願意和大陸對話的社會氛圍,但在蔡主席“鎖黨”政策下,一個不與大陸智庫或學者接觸的“智庫”,究竟是紙上作業的虛擬智庫,或是隔空抓藥的郎中智庫呢?可能需要蔡主席向社會釋疑。

  民進黨“兩岸智庫”的人事布局更令人疑惑,蔡主席已指派對大陸事務完全陌生的吳乃仁擔任智庫操盤手,其餘重要人事幾乎全由扁政府時代主管兩岸政策的舊官僚掌握,執行“鎖國”政策的舊官僚對兩岸關係的推動能有什麼開創作為呢,難怪外界深感疑惑,對這個智庫已經沒有很大的期待。有人認為所謂智庫不過是蔡英文爭奪2012年“總統”大選黨內提名的“操盤基地”;也有人認為是蔡英文為了應付五都選前的承諾而使出的障眼法,不管是哪一種,蔡英文是否真心願意與大陸對話,已經受到質疑。

  其三,五都選舉民進黨雖然大贏國民黨40萬票,但所贏得的選票主要來自“反中意識”較高的南二都,加上市議員選舉“一邊一國連線”總共當選43席,得票更高居總投票數8.9%,已取得第三大政治團體的實力。“一邊一國連線”已對民進黨中央形成強大的制衡力量,可能因而拖住蔡英文與大陸建立對話關係的腳步,逼迫蔡英文回歸保守。

  社評說,民進黨雖然退回“鎖黨”的窠臼,但從大陸角度思考,也不必然需要完全絕望,可以從下面三個角度分析: 

  第一,兩岸關係從明年1月起正式進入ECFA時代,兩岸交往錯綜複雜,兩岸關係只會前進不會後退,這也是今年9月蔡英文接受媒體訪問,提出“延續前朝政策”說法的理由。民進黨2012年要贏得執政權,也不可能把兩岸關係拉回陳水扁“一邊一國”時代,讓民進黨多一點時間思考如何因應ECFA時代,未嘗不是好事,大陸也可以以時間換取空間。

  第二,民進黨內部路線鬥爭才正要開始,以蔡英文為首的黨中央與新潮流系合流、美麗島世代的“公媽派”、後美麗島的“律師派”等三大派別的鬥爭,雖然以蔡英文贏面較大,但從2008年的事例觀察,也不必然不會出現變數,當年大選提名之爭,謝長廷結盟所有非新系力量就曾經一舉擊潰與新系聯盟的蘇貞昌。五都選後,黨內領導地位既然仍存有變數,與其過早與蔡英文展開對話而被扯入民進黨派系鬥爭,不如等民進黨路線清楚浮現後再展開對話,也不見得是壞事。

  第三,民進黨既然在五都選舉中未能贏得3席以上席次,代表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也仍然不是一個具有主流地位的政黨,對於一個尚未取得主流地位的政黨,大陸對話的議題為何?對話的“政治基礎”在哪裡?顯然暫時都還不容易找到答案,既然如此,那麼“急事緩辦”也許更能“事緩則圓”,讓雙方多一點時間重新思考交往的原則問題,也許更可以從容走上談話桌。

  社評說,對國民黨與大陸而言,民進黨留在統獨政治光譜的左翼,也許暫時可以鬆緩大陸及黨內右翼“馬政府與民進黨趨同”的批評壓力,但ECFA時代開啟後,如果台灣所得差距、南北差異與中小企業困境繼續惡化,民進黨統獨左翼就會和社會左翼更深度結合,屆時就不僅僅是國民黨政治板塊的流失問題,而是開放兩岸交流的合理性問題了,兩岸智者不可不慎。

  社評說,大陸既然暫時尚難與民進黨對話,但應該可以建立與台灣社會對話合作的機制,尤其中南部的農民團體、中小企業,台灣活躍的公益與NGO組織都非常有影響力,大陸應該可以直接對話,提高兩岸開放交流,甚至未來統一的社會共識與基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