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澳為什麼在美遏華戰略中充當特殊角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6 00:21:16  


 
  “無情的現實主義”引來爭議

  龍蝦只是連接澳大利亞與中國的一個小小的符號。澳大利亞對中國產服裝、日用品、玩具和電子產品的購買欲望與中國對澳大利亞自然資源的需求形成了互補,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最熱銷的澳大利亞兩種產品---鐵礦石和煤炭的價格還不斷走高。歐洲一些輿論在分析澳大利亞能夠先於其他西方國家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時,中國對澳能源和原材料的強勁需求也是公認的答案之一。但經濟上清晰可見的互補,並沒有取代澳大利亞認識中國時的模糊與矛盾。由於離中國很遠,普通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的認識,更多來自於本國和西方媒體的報道和對周圍華人移民的印象。記者走進墨爾本大學附近的一家書店,看到有關中國的書籍非常少。除了一本關於中國行為藝術的圖册,其他幾本都是外國人寫的帶有極端政治色彩的書。

 《悉尼先驅晨報》高級副總編阿曼達.威爾遜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現在與中國有關的內容在他們報紙上日益增多,其中有批評中國的,也有支持中國的,都是為了“滿足讀者的需要”。阿曼達說,有些澳大利亞人跟中國做生意,需要通過報紙了解中國的情況和氣氛,也有人關注中國在國際政治中的表現。據了解,這份在澳大利亞發行量35萬份的日報,在海外總共只有6個記者站,北京是其中之一,但總部數百人的采編隊伍中幾乎沒有華裔。

  針對“維基解密”公布時任總理陸克文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談論遏制中國一事,《悉尼先驅晨報》7日發表悉尼大學美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傑弗里.加特雷的評論說,中國既是澳大利亞依賴的對象,也是對澳大利亞安全唯一可以構成威脅和挑戰的對手,對此陸克文表示他在處理對華關係時是個“無情的現實主義者”。

  在澳採訪期間,《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當地媒體在對這種“無情的現實主義”展開討論。澳《在線評論》13日一篇題為“陸克文對中國的無情現實主義誤入歧途”的文章說,陸克文的對華現實主義站不住腳,澳大利亞從中國崛起中獲益極大,向盟友鼓吹遏制和攪動中國的做法,既不符合澳大利亞的利益,對世界也沒有好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