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克強希望歐盟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6 20:46:03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新華網報道,德國《南德意志報》1月5日刊發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題為《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向世界》的文章。以下為全文:

  很高興在新年伊始訪問德國。德國是哲學家、科學家和音樂家之邦,德國人民的勤勞智慧深受中國人民欽佩,“德國製造”更是以品質優良、技術精湛、擅長創新得到中國消費者喜愛。中國人民一向對德國人民懷有友好感情。去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德國館接待了400多萬名中國遊客,還有更多人通過網絡、電視等參觀,德國館最終獲得世博會主題演繹金獎,這讓中國人民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了德國。

  我相信,德國人民也願意更多地了解和認識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中國經濟增速保持在10%左右,其中內需的增長貢獻率達到90%以上。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沒有改變,環境資源約束也在強化。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被13億人口一除,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排在世界100位左右。很多德國朋友去過中國沿海地區和大城市,但如果到廣大的中西部地區,或者到離大城市並不遠的鄉村,就會看到一些地方行路難、飲水難等問題尚未解決。13億人口中有7億農民,他們人均收入只有八、九百美元。還有1.5億人的生活達不到每人每天1美元的聯合國標準。中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最近,中國制定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主要思路是,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實現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改革成果的目標。為此,需要擴大國內需求,通過採取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完善基本公共服務、構建社會保障安全網等措施,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使十幾億人民的消費需求潛力迸發出來。需要調整經濟結構,通過技術創新、人才開發和綠色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在保持經濟適度增長的同時,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需要深化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企業、財稅、金融、價格等重點領域改革,致力於增強經濟的內在動力和活力,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