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證監會將開年度會議 新三板或最早突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7 17:11:50  


新三板是2011年資本市場的重中之重。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2010年度監管工作會議後,融資融券、股指期貨、深化發行體制改革、嚴打內幕交易等重大創新和改革陸續出台。而即將召開的2011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又將討論重點內容?

  《南方日報》昨日從業內人士獲悉,繼創業板之後,鑒於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構建以三板為基礎的統一的全國性場外市場將有望率先破題,而此前市場預期頗高的國際板在2011年推出的可能性較小。同時,積極促進市場化併購,加快央企和地方國企資產重組、整體上市工作也將成為今年的工作重點。

   新三板預測:最早突破

  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後,證監會黨委中心組召開的專題會議上,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對於明年工作重點表示,“要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提高直接融資水平,積極發展場外市場、債券市場和期貨市場。”市場人士預期,以“新三板”擴容為契機,構建以三板為基礎的統一的全國性場外市場將成為今年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昨日向本報記者表示,創業板的順利推出,為中國證券市場搭建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邁出了關鍵一步,而目前最迫切的一塊短板就是缺乏成熟、大規模的場外市場,而這也是目前扶持眾多高科技中小企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所迫切需要的。

  此前,《南方日報》曾從有關部門獲悉,新三板試點有望在2011年初向全國50多家高新技術園區擴容。據了解,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佛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及中山火炬開發區等三家廣東省內高新區已向證監會及相關部門提交了進入“新三板”擴容試點的申請。

  據報道,根據最新的方案,個人投資者將可以參與新三板交易,不過門檻較高,最低可能是50萬元。目前,不少機構和私募已經開始布局。著名陽光私募基金經理吳險峰表示,“股權投資市場入股價格低,拿得划算,相對於PE和風投而言,新三板對於有心涉足股權投資的人士而言,是個很好的平台”。

  國企重組預測:風生水起

  昨日,有消息稱,剛成立的國新控股資產管理公司將成為央企整體上市推進器。2011年國資委的目標是推動16家央企整體上市。

  而從證監會的角度來看,積極促進市場化併購重組,加快存量資源的整合,解決上市公司和大股東之間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問題,也將是未來1到2年的工作重點。市場預期,在國資委和證監會的合力下,2011年將成為央企和地方國企的重組大年。

  2010年,A股併購重組指數漲幅達40%,遠遠超過大盤,有併購重組概念的個股獲得了巨大的超額收益,而2011年在市場缺乏系統性機會的背景下,重組主線預計仍將受到市場的追捧。

  “當前央企整合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是A股市場併購重組主題的焦點”,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房振明稱,央企內部整合中的軍工板塊,確定性最高並且後續重組空間很大;央企之間整合中的科研院所並入產業集團和酒店等輔業資產的剝離,確定性也較高,推進也相對容易。

  除了央企之外,房振明建議同時關注承接併購重組第二棒的地方國資整合,並建議重點關注東部地區的上海和中西部地區的重慶,兩地國資整合計劃明確,力度也比較大。

  國際板預測:推後至2013年

  繼深交所成功推出創業板之後,市場此前有強烈預期上交所有望在2010年底或2011年初推出國際板,但是從目前的跡象看,國際板很難成為2011年證券市場的破題之作。

  值得關注的是,在上交所近日公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略規劃(2011-2020年)》中,國際板成上交所三年戰略目標。目前上交所已經完成了關於國際板的上市、交易等業務規則和技術方面的準備工作,並對國際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持續監管、跨境執法、退市和投資者保護制度等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按照以往經驗,國際板不會在三年規劃的第一年推出。”昨日,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向本報記者分析,“根據我們估算,上交所在2011年會加快籌備國際板,但正式推出預計將會在2到3年後”。

  此前曾對國際板在2010年推出持樂觀態度的普華永道北京主管合夥人封和平,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2011年,A股的IPO規模有4000億,但不包括國際板,對國際板的推出也沒有明確預期”。

  直接退市預測:年內難推

  由於以往A股主板上市公司退市過程中借殼上市式的資產重組大行其道,題材炒作、內幕交易屢禁不絕的教訓,對於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的推出,市場有很大的期待。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日前也撰文指出,探索建立交易所市場各板塊之間的轉板機制,積極推進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完善創業板公司退出機制,促進市場優勝劣汰。

  2011年,創業板直接退市制度能否為上市公司淘汰機制改革率先破冰?不過從目前的實際來看,年內推出的可能性較小。“目前,直接退市制度處在研究階段,由於對市場的影響較大,估計不會在年內推出”,李大霄表示。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