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與日本鷹派鬥爭50年 陳毅逼首相下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9 09:34:47  


  三個首相惡化日中關係

  歷史是一面鏡子。回顧中日關係發展的風風雨雨,不難發現一個規律:中日關係的發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日本首相的中國觀。戰後,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日關係出現了3次大的逆流,導致雙邊關係大倒退。每次出現逆流,都與日本“鷹派”首相的產生有關。

  第一次倒退

  在戰後的中日關係史上,第一個最不光彩的角色非日本前首相岸信介莫屬。

  岸信介1897年生於山口縣,東京大學德法語部畢業。大學畢業後,他投身政治,此後幾年間,趁日本侵略步伐不斷加快,他利用狡猾的政治手腕,屢獲升遷,40歲那年就被委任為偽滿洲國“實業部”次長和東條英機內閣的商工大臣。據史料記載,岸信介在中國東北期間,生活放蕩且性情古怪,被中國人和部分日本人稱為“滿洲之妖”。戰後,他被判定為甲級戰犯,收押在東京巢鴨監獄。後來,美國為對抗中蘇兩國而轉變對日政策,大量釋放日本戰犯,岸信介於1952年僥幸獲釋出獄。

  脫下囚服的岸信介立即重返政治舞台,並很快活躍起來。1957年2月,時任日本首相的石橋湛山因病辭職,岸信介遂坐上首相寶座。一時間,日本政壇迅速右翼化,岸信介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攻擊中國。在訪問東南亞期間,他以“反對共產主義威脅”為名,公然鼓吹“中國威脅論”,侮辱、誹謗新中國。他還訪問中國台灣,會見蔣介石,支持他“反攻大陸”——“中國大陸現在處於共產主義的統治之下??中國共產主義對日本的滲透,比來自蘇聯的更可怕??如果能收複大陸,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在訪問美國期間,他與美國發表聯合聲明,攻擊中國是“共產主義重大威脅”,宣稱“中國共產黨政權必將垮台??”

  岸信介還強迫日本部分出版社將“侵略中國”改為“進出大陸”,並鼓噪修改“和平憲法”,推動日本右翼勢力掀起修憲的第一次浪潮。他曾說:“為了自衛,即使在現行憲法下也允許擁有核武器。”岸信介政府還蓄意破壞第三次中日貿易協定並製造了“長崎事件”。當時,根據第三次中日民間貿易協定,中日雙方互設商務代表機構。但岸信介極力阻撓通商代表機構的設立,迫使通商代表由正式變為非正式。1958年4月,“中國郵票剪紙展覽會”在長崎百貨公司“浜屋”開幕,會場上懸掛著五星紅旗。一天下午,兩名日本暴徒衝進會場,撕毀中國國旗,製造了震驚亞洲和全世界的政治事件。事後岸信介卻說:“日本刑法關於損壞外國國旗將受到懲罰的條款,不適用於中國。”

  岸信介敵視中國的政策,使好不容易才打通的中日交往渠道被破壞,兩國人員往來斷絕,貿易陷於停頓。中日關係倒退到戰後初期狀態。岸信介的親美反華政策激起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60年6月23日,他在日本民眾的一片反對聲中,被迫辭去首相之職。隨後,池田勇人組織新內閣,中日關係很快出現轉機,雙方往來不久就發展到半官半民的新局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