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回流長者因無法即時申領綜援,拾荒餬口。星島日報 |
中評社香港1月10日電/人民幣飈升,令早年北上養老的香港長者耗盡積蓄,病患纏身下只好回流返港求醫和尋覓“蝸居”,其中香港工聯會去年安排回港的長者較前年激增逾三成。有壓力團體稱,內地物價高漲,令北上養老長者吃不消,部分更因社署離境限制,連微薄援助金也領不到,促當局取消限制,讓長者免卻奔波兩地。
星島日報報道,不少長者多年前北上養老擬安享晚年,但在內地通脹、人民幣升值、醫療福利無保障夾擊下,近期長者紛紛囊空如洗,回流返港,當中包括有百歲女人瑞,“老有所養”四字對這批跨境養老長者來說已遙不可及。
工聯會轄下位於廣州、東莞及深圳三個咨詢服務中心,去年接獲大批居於內地的長者回流要求,三個中心去年共安排一百四十五名長者回流香港治療和定居,比前年的一百一十人增加約三成二,其中在剛過去的聖誕節期間(上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五日內接連有四人獲安排回港,百歲女人瑞葉婆婆便是當中一人。
據悉,葉婆婆十多年前回東莞家鄉定居,上月初因在家中跌倒弄傷大腿,隨即到當地醫院治療,院方其後發覺葉婆婆骨折,須進行手術治療,但葉婆婆因積蓄幾乎用盡,唯有向工聯會求助,不久即獲工聯會安排救護車,於上月二十四日送返香港治療。
工聯會東莞咨詢服務中心副主任邵建波透露,去年,一名在東莞養老的八十歲婆婆,為免違反領取每月一千元生果金的離境限制,須經常奔波粵港兩地,但婆婆因記性差,於是在日曆上記下回港日子,卻有數天因忘記撕日曆,令留港日數不足,結果被社署按比例扣減生果金。邵建波批評,政府數年前鼓勵長者北上養老,但生果金和綜援卻設下不少限制。
小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表示,北上養老的長者,絕大部分曾為香港社會發展作出不少貢獻,且是“身份證有三粒星”的永久居民,政府應尊重長者北上養老選擇,並給予應得社會福利,取消領取生果金離境限制,同時為讓回流長者盡快獲援助,取消綜援申請人須連續居港一年限制,“要老人家捱時間等錢吊命,絕非仁愛公義社會所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