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美鬥爭要確保“破臉”不“破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1 00:40:44  


 
  奧巴馬政府一開始推行廣泛的多邊主義外交,以與小布什政府的單邊主義相脫離。但在實踐中發現,眾多國家參與的多邊主義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儘管如此,國際社會一度對國際關係的民主化進展抱有一定的希望,諾貝爾委員會甚至不顧國際社會的非議,堅持將和平獎“預支”給奧巴馬。但是美國政府很快就開始重蹈大國強權政治的覆轍。“最小化的多邊主義”提倡的是排他性的外交和軍事聯盟,迅速偏離了國家不分大小,都有民主參與國際事務的軌道。這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中國不能不對這種觀念進行鬥爭。

  在中美高峰會之前,美國高調提出的所謂重大議題都是它所關切的具體問題,比如人民幣匯率、朝鮮和伊朗等,而真正需要的是長期戰略思路的交流。其實台灣軍售才是中美關係提綱挈領的問題。美國如果堅持國內的《台灣關係法》淩駕於中美關係大局之上的立場,繼續用軍售達到要挾中國的目的,中美之間的鬥爭不可能停止。在台灣問題上的破臉常常是必要的,但是必須要做長遠打算,爭取建立新的框架,逐步降低這個問題在中美關係中的殺傷力。首先,我們有必要啟動第四個公報的談判。雖然雙邊外交公報的作用有限,白紙黑字的文件對雙方總是有一定的有約束力,特別在爭取國際輿論上有作用。

  總之,我們必須隨時丟掉中美“鬥而不破”的幻想準備鬥爭。目前來看,鬥爭主要是外交手段,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過外交手段能維持破臉而不破裂,但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排除軍事衝突的可能。因為雙方關係中缺乏結構性的穩定基礎,而這個基礎必須建立在最基本的戰略互信,即中美不必一戰的共識之上。這個共識迄今似乎並不存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