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稱中美航母對決是消耗戰 反航母“不靠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1 06:02:56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新型東風-21C中遠程地地常規導彈。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電/東方網消息:為強化對朝鮮的持續高壓態勢,美海軍相繼向西太平洋派遣“卡爾.文森”號和“裡根”號航母,加上原本部署在日本橫須賀的“華盛頓”號,目前美國在東亞海域擺開了3個航母打擊大隊的陣勢。這種在和平時期非常罕見的做法,不僅讓朝鮮,也讓中國感受到了美軍航母的壓力。為了應對這種壓力,中國是加速建造自己的航母,還是發展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又成為外媒的關注焦點。

  航母對決是超級消耗戰

  從本世紀初開始,西方軍事專家就不斷猜測中國建造航母的時間表。近期,有關中國航母的消息再度成為熱點。一些外媒稱,中國可能在2011年正式啟動建造航母的項目。

  英國路透社在2010年12月23日稱,根據西方軍情分析人士研判,中國可能在中共建黨90周年紀念日宣布啟動發展航母的計劃,屆時中國從烏克蘭引進的蘇聯時代的“瓦良格”號航母,將被宣布用來進行訓練和研發試驗,而這比美國海軍分析人士的預測要提前一年。美海軍情報辦公室曾預測,中國最早在2012年宣布將“瓦良格”號改裝成訓練平台,並在2015年後具備自主研發和建造航母的能力。美國海軍學院的專家安德魯.埃里克森稱,中國展開的與航母相關的研究、發展和生產,可能將以“令西方分析人士詫異的速度”進行。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發展航母的意圖並非是為了與美軍航母在亞太地區“爭鋒”。美國《華盛頓郵報》1月2日報道稱,從建造成本和維護費用方面來看,中國難以像美國那樣保持一支龐大的航母打擊力量。而且從歷史經驗來看,二戰中美日海軍在太平洋的航母對決顯示,單純依賴航母打航母,是一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超級消耗戰,得不償失。

  此外,擁有航母並不等於具備了嫻熟運用航母的能力,中國還需要數十年時間來積累有效運用航母的經驗。因此,中國不可能追求類似美國規模的航母力量。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發展航母將主要用以保護印度洋上石油運輸線的安全、解決與東南亞國家在南海的主權紛爭等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