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劉亞偉:不要有太多的“美國陰謀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0:39:55  


 
  儘管兩國都有從根本上顛覆雙邊建設性和合作性關係的暗流汹湧,中國的高層卻一直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反覆告知世界和國人,中國今天是、將來也永遠是一個追求和平發展的國家,對霸權沒有興趣,對趕超(美國)沒有能力。這樣的工作不僅需要高層解釋,也需要更多中國民間參與,向外界表達。

  與此同時,要消除“美國陰謀論”,也需要中國的美國觀察家和美方人士向中國人多做釋疑工作:一、美國有媒體和言論自由,媒體觀點未必是美國政府意見;二、美國是選舉國家,政客常拿中國說事,不足為奇;三、美國國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美國的立法和政策,因此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只能循序漸進,難以立竿見影;四、美國如果真要遏制中國,不會與中國有如此緊密的經濟和金融聯繫的,也不會歡迎中國留學生和學者;五、中美差距還很遠,侈談美國衰敗不僅會被外界看成是淺薄,甚至被認作是狂妄。

  中美因為歷史、文化和制度的不同,不可能事事都能達成共識,因國家利益和安全可能發生分歧甚至衝突。但必須警惕的是,因為意識形態的趨向和既得利益的得失,中美兩國都有試圖破壞和顛覆中美關係大局的人和集團,且國內政治的需要和國際關係的多變常常使得它們得以興風作浪。在這種複雜的情況下,中美兩國領導人必須像老一代領導人一樣,有勇氣和遠見,為中美關係的長治久安奠定新的框架和基礎。如當年為中美建交立下汗馬功勞的布熱津斯基最近所指出的,中美需要第四份“公報”:“這一公報不僅可以保證中美這兩個有著截然不同的歷史、身份和文化的國家可以公正地對待對方,也可以使得兩國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歷史性的重要角色。”

  (作者是美國卡特中心中國項目主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