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是“開拓日”還是竊取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7 00:26:43  


 
  然而,內務卿山縣有朋仍不甘心,要求再做調查,以利建立日本的“國標”。其所謂的主要理由是,這些島嶼“並未發現清國所屬痕跡”(目前日本仍沿用這一錯誤主張作為占有釣魚島的借口)。不過,再度調查結果反使日方不敢輕舉妄動。因為當時日本的這些動向已引起中國報界警惕。據1885年9月6日(清光緒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申報》“台島警信”指出:“台灣東北邊之海島,近有日本人懸日旗於其上,大有占據之勢”,意在提醒清政府注意。做賊必心虛。日本明治政府一面為占據釣魚島而加緊進行秘密登島調查;另一面通過中國報章報道等密切關注中方反應。

  第二次調查結果是:1885年10月21日,日本外務卿井上馨致內務卿山縣有朋的信中稱:“該等島嶼亦接近清國國境。與先前完成踏查之大東島相比,發現其面積較小,尤其是清國亦附有島名,且近日清國報章等,刊載我政府擬占據台灣附近清國所屬島嶼等之傳聞,對我國抱有猜疑,且屢促清政府注意。此刻若有公然建立國標等舉措,必遭清國疑忌,故當前宜僅限於實地調查及詳細報告其港灣形狀、有無可待日後開發之土地物產,而建國標及著手開發等,可待他日見機而作。”(《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八卷,第575頁)

  這次調查進一步確認了台灣附屬島嶼釣魚島是“清國所屬”。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井上馨特意叮囑山縣有朋,不宜將日方秘密調查公諸報端,而要暗中進行,以免引起中方反對。

  第三次調查結果是:1885年11月24日,沖繩縣令西村捨三禀報內務卿奉命調查之結果並請示:“如前呈文所報,在管下無人島建設國標一事,未必與清國完全無關,萬一發生糾紛,如何處置好,請速予指示。”(《日本外交文書》第十八卷,第576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