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國應多了解中國軍力狀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0:31:05  


 
  筆者認為,儘管中美兩軍交往存在諸多障礙,但對話比對抗好、交流比猜忌好。中國應通過對話,不厭其煩地讓美國了解中國的利益關切,闡明軍事現代化和軍事戰略的意圖,緩解美方疑慮。美國應明白,中國基於國內艱巨的發展任務和防禦性的戰略文化,在可預見的將來都不會挑戰美國。美國固守絕對優勢和絕對安全的戰略思維是不明智的,接受在東亞影響力相對下降和承受一定的“不安全感”,雖然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其代價是換來中美的和平共處與互利雙贏。重回冷戰無疑是歷史的一次大倒退,像上世紀40年代那樣“失去中國”更是美國和人類的悲哀。

  中美就政治互信釋出更多和解信號,並以實際行動展現對各國政治制度的尊重,是中美戰略互信的基礎。中國早已放棄對外輸出意識形態的做法,既無能力也無意圖挑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價值觀。

  對於以“自由、民主”的理念立國、視人權外交和推廣民主為國家利益的美國來說,僅做出尊重中國主權和“選擇自身發展道路”的表態是不夠的。美國國務院停止在年度人權報告中攻擊中國,總統停止會見達賴,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的政治制度和人權狀況,都是美國可以向中國發出的積極信號。

  當然,要求美國社會,尤其是反共觀念根深蒂固的議員、各種非政府組織和宗教團體接受美國政府的做法是困難的,但這更彰顯了兩國通過更大規模的社會交往了解對方的重要性。自從18世紀末中美跨越太平洋結識以來,美國抱著“傳教士的精神”改造中國的衝動就沒有停止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近期表示,幾乎沒有任何歷史負擔的美國用了200年時間才實現“完全的民主”,而有三千多年“歷史包袱”的中國,如果能用100年實現民主化,也是創造了歷史。他認為在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和人員的大規模跨國流動,將對中國逐漸變得“更開放和民主”起到積極作用。君子和而不同,美式民主當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蘇聯迅速民主化的悲劇、美國對一些國家強行植入“民主”造成的惡果和金融危機暴露出美國模式的不足,已有力證明了這一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