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汪洋調研不陪同、不安排、不帶攝影記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10:14:48  


  中評社香港1月19日電/前昨兩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到雲浮就農村改革發展進行專項調研。汪洋強調,建設幸福廣東,必須順應農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扎實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切實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和持續增收,不斷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南方日報》報道,剛剛結束的省委十屆八次全會提出,今年開始,省領導下基層進行專項調研時,做到“三不”:不准層層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帶攝影記者隨訪報道。汪洋作為省委書記,帶頭貫徹。這次調研,他只帶了省農業廳的一位負責同志和省委辦公廳幾位工作人員,輕車簡從,風塵僕僕,深入山區農村調查了解情況。

  汪洋首先來到雲安縣南盛鎮,考察雲安縣主體功能區規劃及南盛鎮農村綜合改革情況。

  雲安縣從2009年初開始在全省率先以縣級行政區域為基本單元劃分主體功能區,通過規劃建設優先發展區、重點發展區、開發與保護並重示範區等,把工業項目集中到位於西江邊六都鎮的縣循環工業園區,其他鄉鎮不再建工業園區,工作重點圍繞農民增收、社會管理和生態保護,循環工業園區稅收增收部分與各鄉鎮分成,各鄉鎮招商引資項目也統一放到循環工業園區,參與稅收分成,從而使大部分鄉鎮從考核GDP的重壓下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去抓改善民生、社會管理和基層組織建設等。

  汪洋先後考察了南盛鎮土地流轉中心、農產品農藥檢測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等,認真察看了“三農”服務網、農情研判工作台賬和各種備案記錄,並就感興趣的話題與基層幹部展開討論

  雲安縣委書記金繁豐介紹,經過兩年多的改革實踐,雲安縣圍繞職能轉變優化整合鄉鎮資源,重組設置了黨政辦、宜居辦、農經辦、綜治信訪維穩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等“三辦兩中心”,重點解決農村當前最重要的組織建設、環境建設、農民增收、社會管理以及民生等五個方面問題。

  汪洋問:“這些改革措施中,效果最好的是什麼,效果不太好的是什麼?”

  金繁豐回答:“目前改革效果不太理想的是,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主體作用還沒有很好地發揮出來。改革效果最好的是鄉鎮黨委政府找到了工作的著力點。發展不再以GDP大小論英雄,而是以功能發揮論成敗,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轉變政府職能有效協調。”
 
  “現在我有成就感了!”南盛鎮委書記謝雲生說,“以前以GDP評政績,我這個鎮很難出頭。但現在按照新的功能定位,我們的中心工作就是解決農民就業增收、積極改善農村醫療教育、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就能得高分。”

  農村社區服務合作社是雲安縣在農村綜合改革中新設立的組織。合作社把幹部和群眾充分聯結起來,對涉及群眾利益的發展規劃、規章制度、重大村務、經濟事務、農村建設和社會民生等重大事項列入議事範圍,有效地解決了鎮村工作不銜接、政府行為與群眾意願不一致等問題。

  汪洋在南盛鎮橫崗村社區服務合作社大廳裡和工作人員攀談,詳細了解合作社運作情況,希望他們找准定位,重點在“合作”上下功夫,更好地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

  汪洋對雲安縣積極探索農村綜合改革給予充分肯定,希望認真總結有效做法,為山區農村科學發展創造更多的新鮮經驗。“通過農村綜合改革,雲安把鎮一級政府從片面地追求經濟增長中解脫出來,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建設,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積極探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