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全民調”真能帶領民進黨往中間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7 10:16:17  


民進黨要重返執政,全民調只是第一步而已,大家仍然在期待蔡英文的十年政綱。
  中評社台北1月27日電/甫於日前落幕的民進黨全代會,通過以全民調的方式來選出“總統”及區域“立委”候選人,再次凸顯民進黨“民主集中制”的特質,真正掌握決策權的是派系頭頭及黨內精英;只是,這樣的“派系共治”方式,即使能夠主導初選制度的改革,但是否能讓民進黨提出一套穩健可行的兩岸論述、進一步往中間走,才是令人關注的。 

  中國時報社論指出,全民調派大戰黨員派,這是民進黨全代會前的茶壺風暴。但所謂的黨員派最後敗下陣來,並不令人意外,因為,主導民進黨改變的,從來不是黨員由下而上的力量,相反的,從陳水扁參選時的新中間路線、到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大多是由上而下的改變。而這次的黨內選舉辦法大調整,同樣是派系共治下的結果,在黨內落單的呂秀蓮,即使援引黨內民主大旗,最後還是打不過派系共識。 

  有人戲稱,自民進黨創黨二十幾年來,實行過的黨內初選辦法,至少也有二十幾種。每逢選舉就要改一次,從早期的幹部評鑑併行黨員投票、黨員及民調投票各半、有時是三七比,或是加重深綠支持者的排藍民調,再到現在的全民調。黨內初選辦法一變再變,要解決的問題只有一個:就是人頭黨員問題。 

  長期以來,民進黨內就有大戶或派系豢養人頭黨員,為患最烈的應該是二○○八年“立委”選舉,許多採取中間路線的候選人,要先過人頭大戶這一關,接下來再面對排藍民調,經過這兩關嚴酷的篩選,中間傾向的候選人非死即傷,不但直接造成選舉大敗,更讓民進黨青壯派差點毀於一旦,必須在廢墟中重建。 

  在這樣的背景下,民進黨領導精英早就排除初選黨員投票的可能性,但說服各派系接受全民調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黨內精英一再警告:檢調一旦趁初選時、發動調查人頭黨員,民進黨形同是未選先敗。 

  其中,以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提名辦法,最能凸顯此一疑慮。不分區“立委”代表政黨,不能如“總統”或區域“立委”一般,全部以民調方式產生,但即使只是部分採用黨員投票,都可能爆發人頭黨員集體投票、或買票弊案,民進黨中執會最後以絕對多數通過,不分區提名全部交由提名委員會決定,表面上是黨主席擴權,事實上將來的不分區名單必須有三分之二的中執委支持才會通過,預告這必然是各派系妥協之後的名單,同樣是派系共治的產物,即使黨主席也不可能主導。 

  當然,即使有人頭黨員的疑慮,全民調的初選方式還是劇烈的調整。各派系及黨員為何同意放棄權力,最大的關鍵在於:民進黨舉黨上下都充滿著“贏的意志”,因此他們願意採取可以納入中間民意的全民調。接下來的問題是,當整個民進黨都對所謂的全民調寄以厚望時,全民調真的能帶領民進黨往中間走嗎? 

  實際的狀況似乎並非如此,全民調初選辦法才剛通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即表示,二○一二的選舉,最重要的就是要“避免內鬥”,所以一切提名都應該避免初選,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即使“總統”候選人已通過由全民調產生,“還是要避免去全民調!” 

  表面上,這是對二○○八年黨內惡鬥餘悸猶存,但更深層的背景則是,對於如何納入“中華民國”體制、如何建立一套穩定的兩岸關係架構,民進黨目前仍然混沌不明,也因此禁不起黨內初選的論辯,即使是在全民調這樣一個全民的舞台上,民進黨精英仍然沒有信心,不敢相信真理有可能愈辯愈明。 

  可以說,初選制度的調整當然很重要,但是觀諸英國工黨的經驗,制度調整之外,政黨領導人還必須擘畫可行的政黨綱領,及提出周延的政策、政見,才可能得到選民的信賴;因此,民進黨要重返執政,全民調只是第一步而已,大家仍然在期待她的十年政綱。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