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誰推薦周恩來進入黃埔軍校就任政治部副主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7 10:09:56  


張申府(左一)、周恩來(左三)1923年在德國柏林合影。
  1924年5月12日,孫中山任命第一批黃埔軍官學校的教官,其中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副主任張申府。周恩來後來任政治部副主任,緣於張申府的推薦。

  張申府是中共早期創始人之一。他在中共四大會議上,反對因接受國共合作而造成的國民黨對共產黨的領導而“負氣退黨”。在北京期間,曾與毛澤東同時在北大圖書館工作過。在“五四”運動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並作為提倡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與李大釗、陳獨秀聯手創辦了《每周評論》。1920年至1923年底在法國裡昂大學中國學院教書,是巴黎中國共產黨支部的創立人之一。在法國期間,張申府介紹周恩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4年蔣介石訪問莫斯科時結識了張申府,並對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孫中山在前蘇聯的支持下,創辦黃埔軍校時,因急需大量人才,他特別對留學人員予以關注。在“聯俄”“聯共”的思想指導下,對共產黨組織中的人才也進行吸收。但當時因歷史條件限制,中國共產黨人以公開的身份進入黃埔軍校很難。創建初期,只有張申府一人以公開的共產黨員身份進入黃埔軍校。當時國民黨高層人士也曾動員張申府像其他人一樣,保持雙重身份,既當共產黨員,又有國民黨員身份,但張申府堅決拒絕加入國民黨。由於張申府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影響,又有在法國當教授的經歷,加之又與蔣介石相熟於莫斯科,於是獲得了孫中山的任命書。

  張申府進入黃埔軍校後,開始在軍校裡發展共產黨員。當時正值黃埔軍校初創,缺乏人才,學校很依靠共產黨人到軍閥統治區去招收學員,毛澤東、張國燾等推薦和招收了相當部分的共產黨員到黃埔軍校。而張申府則向孫中山、蔣介石、廖仲愷等推薦教官。孫中山把創建黃埔軍校的事情委托廖仲愷和蔣介石辦理,在蔣不在廣州的時候,則由廖仲愷主持籌建工作。當時廖仲愷和戴季陶是國民黨左派,他們兩人請張申府推薦在國外讀書的優秀學生,張申府一口答應。張為此寫了推薦信,推薦了15名在國外讀過書的優秀學生,他們的身份都是共產黨員。名單的第一個名字就是周恩來,還有惲代英、趙世炎、高語罕、沈雁冰等,這些人當時都是共產黨中的精英。周恩來在1920年之前就認識張申府,去勤工儉學時,又比張先到法國,1920年兩人在巴黎相逢,接觸的更多,經常聚會暢談,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法國支部方面的事情,兩人經常有著一致的意見,在這些日子裡,兩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於是當張申府請他來黃埔軍校的信函到了巴黎,周恩來很快複信應允。張申府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廖仲愷。廖仲愷看到張推薦的青年學子,都是很有些名氣的青年,也就立即批准同意,並囑張馬上給周恩來等海外留學人員寄去歸國的路費。

  周恩來在法國收到黃埔軍校寄給他的歸國路費,立即啟程乘船回國,並於1924年初抵達廣州,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黃埔軍校的工作之中。由於周恩來的出色工作,使原來近乎於空殼的政治部,在很短的時間內工作就做得有聲有色。進入黃埔軍校兩個月之後,周恩來被任命為政治部副主任,並由此開始了他另一階段的革命生涯。(摘自:《人民政協報》2007年1月4日第5版,作者:李齊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