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兩岸爭端須耐心愛心恆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8 14:29:27  


  中評社台北1月28日電/馬英九今天說,兩岸都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歷史階段,透過深度交流,在中華文化智慧導引下,找出解決兩岸爭端的方法。這不是簡單工程,需要耐心、愛心與恆心。

  中央社報道,馬英九上午在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出席“陸委會”20週年會慶茶會時表示,大家看到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最近肯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增加接觸,符合美國與東亞國家利益。

  他說,政府現在走的兩岸政策是雙贏且良性循環,一方面改善兩岸關係,另一方面擴大國際空間,這樣就有更多人民有意願、信心與中國大陸深化交流;當安全無虞時,也更願意與中國大陸改善兩岸關係。

  馬英九表示,這不代表現在所有政策完美無缺或沒風險,有許多缺點與風險,須仔細評估衡量,找出雙贏且長久的政策。

  他說,兩岸關係是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並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共識下推動兩岸交流,原則就是“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

  馬英九表示,對等、互惠與尊嚴是兩岸協商原則,6次“江陳會談”簽訂的15項協議與1項共識,沒有1個字損害“中華民國”主權與台灣尊嚴,開拓一條新道路,目的希望達到兩岸和平繁榮。

  他說,去年簽ECFA後,雙方經貿關係進入制度化新階段,但眼光不要只放在貨品、服務業貿易、投資保障協定或爭端解決機制,在亞太與國際經濟情勢都發生重大變化情況下,可能要有更宏觀與前瞻政策,在兩岸經貿關係調整時,讓台灣更發揮競爭力。

  馬英九表示,中國大陸已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第1大出口經濟體與第2大世界市場,對台灣有什麼影響,不論喜歡與否,都必須面對,更要以務實態度,找出雙方都接受的合作方式,發揮台灣實力,這才是中國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最主要目標。

  他說,欣慰推動新的中國大陸政策後,和解氣氛愈來愈濃,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希望往後兩岸人民永遠不要再兵戎相見,但這不表示要放棄國防,要維持應有建軍備戰,“防衛固守,有效嚇阻”還是目標,但備戰目的不是為求戰,而是為止戰,希望有足夠的防衛力量,也更有信心與意願深化兩岸關係。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