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 提升幸福指數成導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1 09:02:49  


 
  織密保障網絡 全面維護民眾基本權益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重要的是要提高保障水平、讓老百姓能安居樂業。

  在人民網今年全國兩會的十大熱點問題調查中,“社會保障”暫居榜首。在各地的“十二五”規劃中,我們能看見一張更加結實細密的社會保障網絡,解除後顧之憂,溫暖億萬人心。

  山西提出,將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積極推動非公有制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和被徵地農民參加保險,落實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山東還將進一步健全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落實好對優撫對象、低保對象、農村五保對象、家庭困難學生的臨時價格補貼政策,保證困難群體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和醫療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與每個人的利益直接相關,社會保障位居兩會熱點問題的榜首表明,公眾期待優先解決民眾基本權益問題。

  政府轉變職能 社會管理從增加幸福起步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關鍵的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公正規範的行政行為,完善平等的公共服務,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感到機會不平等,甚至常常遇到權力濫用的情況,那麼收入提高帶來的幸福感,會因尊嚴、機會受損而被衝淡或抵消。

  廣東提出推進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率先將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社會體制改革示範區;安徽提出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組織的關係,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各地的這些舉措,將會進一步理順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定位。特別重要的是,抓經濟發展不能忽視社會管理。社會管理創新須從增加群眾幸福感起步,使群眾的事有人辦,群眾的困難有人幫,公益事業有人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