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後的十年是怎麼走的,值得研究。當年,面對CPI狂漲,日本採取的措施值得參考。當年,日本以調整產業結構、實行技術革新來應對通脹。以鋼鐵業為例,整個鋼鐵行業推廣“連續鑄造法”,這種方法節省大量重油,每噸鋼材能耗降至以往的1/3。再如,石油危機後,日本全力調整產業結構,轉向發展能耗較少的服務業。那段時期,日本連鎖店、連鎖餐廳、超市等服務型產業發展很快。這些產業實行統一廚房加工、冷凍,因此能耗降低。如此,日本企業大約用了10年時間,成功將產業結構轉為低能源依賴型,增強了抗擊輸入性通脹的能力。
另外值得思考的是,日本1970年代初期出現通脹,日本政府實行緊縮,削減了大量公共工程項目,但卻投入重金增加國民福利。1973年,日本對70歲以上老人全部實施免費醫療制度,同時把國民醫療保險個人負擔比率從50%降至30%。
1974年初,時任大藏大臣福田糾夫在國會講演時說:經濟發展本身並非目的,我們的目標是為國民提供舒適的生活、健全的環境,經濟增長只不過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手段。據現在的日本老人回憶,1970年代起,日本用了大約10年時間,讓環境大為改觀。這一期間,日本全國興起強大的消費者運動、市民環境保護運動。魚重新回到河裡,廢氣廢水得到治理,藍天重現日本上空。正是在通脹最嚴重的1970年代,日本實現了經濟轉型。
今天中國經濟社會面臨來自內外的轉型壓力,如何才能把這兩種壓力變成轉型動力,國外轉型的經驗還是很重要的。筆者以為,這種經驗告訴我們,轉型就是告別以“物”為中心的社會,通過確立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機制,建立一個各利益集團彼此相互容忍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