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 提升幸福成施政導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2 11:45:02  


 
  政府轉變職能

  社會管理從增加幸福起步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關鍵的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公正規範的行政行為,完善平等的公共服務,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至關重要。如果人們在社會生活當中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感到機會不平等,甚至常常遇到權力濫用的情況,那麼收入提高帶來的幸福感,會因尊嚴、機會受損而被衝淡或抵消。

  廣東提出推進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率先將珠三角地區建設成為社會體制改革示範區;

  安徽提出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組織的關係,在改善經濟調節、嚴格市場監管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各地的這些舉措,將會進一步理順政府在社會生活中的定位。特別重要的是,抓經濟發展不能忽視社會管理。社會管理創新須從增加群眾幸福感起步,使群眾的事有人辦,群眾的困難有人幫,公益事業有人做。

提高生活質量是基礎

  在近期召開的地方兩會上,“讓人民幸福”成為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中的高頻詞。哪些因素影響幸福感?人民網就此推出的調查,受到了網友的廣泛關注。

  截至2月20日21時,共有11519人次參與此次調查。對影響幸福的因素,分別有超過三成的網友選擇了“經濟狀況、生活質量”和“權力規範、公共服務”,其中選擇前者的比重略高。可見,規範權力運行已與增加經濟收入一樣影響著幸福感,政府依法行政,改善公務服務,消除影響幸福的負面因素,網友非常期待。

  34.4%的網友(3957票)認為“經濟狀況、生活質量”是影響幸福的首要因素。這說明,改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是幸福感的基礎條件。

  幸福永遠是一個相對指標,從調查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幸福理解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有31.4%的網友(3612票)認為“權力規範、公共服務”是影響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政府對自身權力進行規範,讓社會公平正義得到貫徹時,民眾的幸福才能更加有保證。讓公共服務給人民以穩定的預期,人民的幸福感穩步提升,政府可以大有作為。

  27.7%的網友(3194票)認為“社會保障、體面尊重”與生活幸福感關係最緊密。這說明,體面、有尊嚴、有保障的生活,已成為衡量幸福的重要指標。

  此外,還有6.6%的網友(756票)選擇了“社會參與、價值實現”這一選項。這也同樣表明,在我國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的今天,參與社會事務、實現人生價值,已經受到更多的重視,成為更多人的訴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