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經合會,兩岸制度分工雙贏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3 10:41:24  


經合會首次例會,鄭立中(左)及高孔廉(右)在會議一開始握手致意。(中評社黃惠玟攝)
  中評社台北2月23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簡稱“兩岸經合會”)2月22日於中壢“南方莊園”召開首次例會,根據台方召集人、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高孔廉表示,“兩岸經合會”是兩岸分工合作的協商平台,同時也是制度化與分工化的雙贏機制,我們非常贊成高召集人的說法,期望兩岸儘速落實經合制度,推動產業合作。

  社評說,自去年9月12日“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 生效後,雙方隨即展開“兩岸經合會”組成協商。經過5個多月的努力,“兩岸經合會”終於召開首次例會,使兩岸經貿往來建立高召集人所說的制度化與分工化的雙贏機制。

  就制度化而言,兩岸經貿往來非常密切,雙方互重要貿易夥伴,早就有必要建立制度來規範兩岸經貿往來。同時兩岸同為 WTO會員,有必要遵循WTO的精神與宗旨,讓兩岸資金、技術、貨物與人員的雙向往來更加順暢。

  就分工化而言,台商投資大陸與兩岸貿易往來,已為兩岸建立垂直整合的分工機制,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兩岸有必要在產業分工作最合理的配置。

  社評說,根據高召集人的說明,首次“兩岸經合會”主要任務有四:第一,檢討ECFA早收清單的執行情形:自去年底以來,ECFA早期收穫項目陸續實施,在服務業方面,兩岸銀行業、8項服務業的相互准入,目前台灣有六家銀行在大陸設立分行,大陸也有中國、交通、招商等三家銀行在台設立辦事。

  在貨品降稅方面,今年1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截至本年2月10日止,台灣共計1,955件享受降稅措施,金額約4億1,807萬美元。然而在實施早收清單的過程中,有關的原產地證明、海關通關等行政措施的順暢問題,需要兩岸進一步協商解決。

  其次,成立工作小組:由於ECFA工作的內容相當豐富,需要兩岸相關主管機關成立若干工作小組,來協商推動,至於當前要成立幾個工作小組,則視ECFA內容的輕重緩急,循序漸進來成立。

  第三,完成ECFA後續四大協議的協商:由於ECFA是架構協議,後續還有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保與爭端解決四大協議需要協商,目前兩岸已經啟動投保協議的協商,其他三項協議有賴“兩岸經合會”來負責協商。

  特別是貨品貿易,在大陸提供了539項產品降低關稅,其中主要聚集在南部的農漁、石化業者;聚集在中部的工具機業者;以及分布各地的紡織業者,都享受到降低關稅所帶來的利益,但是台灣出口到大陸的產品,還有至少5 千項以上的產品需要兩岸協商來降低關稅,希望“兩岸經合會”能儘速協商完成。

  第四,提升兩岸經濟合作:ECFA內容中有關的經濟合作事項非常多,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金融、貿易促進及貿易便捷化、海關、電子商務、產業布局、中小企業、經貿團體互設辦事機構等。

  特別是兩岸的產業合作,“經濟部”主張在“兩岸經合會”下成立“兩岸產業合作工作小組”,負責推動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的合作。

  社評說,ECFA已為兩岸經貿開啟合作的大門,去年台灣出口大陸(含香港)的金額高達1,147.5億美元,成長率高達37.1%,高於台灣整體對外出口成長的34.8%,可以顯見ECFA對促進兩岸貿易往來的效果。而“兩岸經合會”的召開更為兩岸建立制度化與分工化的雙贏機制,更是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最堅固的基石。

  期盼“兩岸經合會”首次例會後,能儘速完成高召集人所說的四大工作,即檢討ECFA早收清單的執行情形、成立工作小組、完成ECFA後續四大協議的協商、提升兩岸經濟合作,儘速落實經合制度,推動產業合作,為兩岸經貿往來建立嶄新的里程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