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蔡英文新論述:兩岸須“和而不同、和而求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3 11:29:13  


民進黨智庫今天揭牌,黨主席蔡英文主張,應從台灣認同出發,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2月23日電(記者 黃筱筠、鄒麗泳)民進黨智庫今天成軍,董事長、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致詞時對於兩岸政策表示,民進黨主張台灣發展與中國的關係,應從台灣認同出發,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也呼籲中國必須要在這樣認知下,重新審視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之道。

  民進黨智庫今天成立,蔡英文對兩岸關係提出看法。她表示,民進黨做為台灣主要政黨,必須提出與美國、日本、歐洲、中國及亞洲互動的策略,特別是要處理好與中國的問題,因此成立戰略安全研究中心。

  蔡英文指出,民進黨處理中國問題,不能像國共兩黨一樣,侷限在兩岸結構或陷入歷史框架,更不能被“政治前提”壓縮處理兩岸問題的空間。兩岸議題必須有國際戰略思考,也是內政議題延伸,只有在兩岸議題上打轉,無法根本解決台灣與中國的問題。

  蔡英文表示,台海現狀是國際權力結構和東亞近代歷史演變的結果,必須要把台灣放在國際結構當中,才能拉出必要的戰略縱身。首先民進黨站在穩定亞太區域的出發點,維持台灣對中國關係的穩定與和平的重要性,這是台灣對國際社會的責任。兩岸議題不只是雙方問題,要考量全球與區域戰略的平衡,要和亞洲各國站在一起,台灣應該以國際多邊體系做為與中國互動的架構,才不會像馬政府一樣陷入中國鎖定的框框裡,以政治退讓,做為交換經濟利益,與菲律賓的摩擦,就是因此而起。

  蔡英文說,針對台灣與中國的發展,國民黨走的是“和而要統”、“和而必統”的路線,因為馬政府執政三年,不管在政治、經濟、外交施政上都以中國認同、中國價值為核心。民進黨主張台灣發展與中國關係,應從台灣認同出發,以台灣價值為核心,兩岸必須維持“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關係。

  蔡英文表示,台灣與中國彼此不同,在歷史記憶、信仰價值、政治制度、社會認同方面都不一樣;但台灣中國有共同的責任和利益,就是追求和平穩定的關係,掌握繁榮發展契機。

  她呼籲,中國做為一個大國與強權,必須要在這樣的認同下,審慎思考兩岸長遠發展之道。如果台灣與中國之間,能夠以此做為建構共識的基礎,那將是最對等,也最符合期待的對話與交流基礎,期盼安全與戰略中心,能成功扮演研究、交流與對話的角色。


    相關專題: 臺灣周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