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宗商品價格全面看漲 輸入通脹壓力加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4 11:31:29  


  中評社香港2月24日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周三發布專項課題報告顯示,今後一段時期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嚴重影響,輸入型通脹壓力的加劇將增加宏觀調控的難度。為此,報告建議,中國應該利用需求的力量,抓緊建立和完善重要戰略性資源的期貨市場,力爭使中國成為某些大宗進口商品的全球定價中心,並增加人民幣匯率彈性。
  
  香港商報報道,中國今年設定的通脹目標為4%,全國已有24個省份明確表示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控制在4%左右”,該目標較2010年上調了1個百分點。儘管如此,分析預計中國未來的通脹形勢仍難樂觀。

  價格將上漲且波動加劇

  通過對包括能源,金屬,鐵礦石和稀土,以及農產品等跟蹤研究,國經中心的CCIEE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報告指出,在充裕的全球流動性主導下,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全面上漲勢頭。據預測,今年石油、天然氣 、有色金屬、黃金、農產品、鐵礦石、稀土與焦炭都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

  “在全球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下,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動因依然存在,目前一些新漲價因素在增多。在新老因素叠加因素影響下,特別是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或將導致未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趨勢性上漲且波動加劇。”報告預計。

  籲人仔適度升值

  路透社引述該課題的負責人王軍的話稱,“適度的人民幣升值將有助於舒緩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他指出,要提高具有競爭力出口商品的價格,避免出口企業受原材料價格成本上漲利益受損。同時高度關注外資企業在中國商品市場的併購和價格操縱行為。
 
  此外,加快國內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按照市場化改革取向,利用當前物價上漲總體上還較為溫和的有利時機,加快理順國內資源品價格,尤其是對居民消費價格影響較大的成品油、天然氣、水、電等價格機制的調整,消除價格倒掛現象,避免將輸入型通脹壓力長期化、機制化。
 
  同時,擴大海外投資規模,建立資源海外供應基地。通過獲得更多的海外資源的勘探權和開發權,建立穩定的海外資源供應渠道和基地,從源頭上消除價格波動的影響,保證大宗商品的安全供應。

  需做好應對高油價準備

  對於大宗商品價格全面上漲的判斷,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也認同,他在“經濟每月談”論壇上表示,作為工業基礎原料,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攀升將引發和推動全球範圍內的長期通貨膨脹,石油價格上漲增加了全球經濟復甦的壓力,增加了全球經濟的脆弱性,也給全球經濟留下了再度陷入危機的隱患。

  他說,中國需做好應對長期高油價的準備。他同時透露:“中海油今年沒有整體上市的計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