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實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2 16:58:30  


 
  趙啟正:我們廣大的網友、線民們,隨著網路的發展,大家鑒別真偽的本領也在提高,這種本領是很重要的,沒有這種本領容易被人誤導。政協委員們認為,網路水軍或網路推手,這個現象實際上是一種行銷手段,這個並非我國所獨有,一些網路比較發達的國家也出現了這種問題。我們國家法律缺少這方面有關的界定和可操作的一些程式。今年已經有政協委員提出了這方面問題的提案。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請問新聞發言人,近些年來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相對比較突出,從牛奶、面條,再到雞蛋、大米等等,給廣大人民群眾製造了一定的恐慌,甚至給某些產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種局面什麼時候能控制,老百姓吃得放心的這種願望什麼時候能夠實現?謝謝。  

  趙啟正:最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出台了一項很引人注目的法律,也就是關於法律的修改,廢除了十幾種死刑罪,但是增加了一種大家十分支持的死刑,食品犯罪最嚴厲的可處死刑,說明中國政府各部門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必須在法律情節上更加嚴厲。  

  趙啟正:食品安全犯罪可處死刑是一種威懾,更重要的是和食品安全有關的各部委更要加強日常工作,他們正在這樣做。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和工商部門正在加快完善相關的配套法律,加大執法力度,對打假和對消費品質量監督力度也在加強,加強食品流通環節監管。但是也會有少數不講誠信、喪盡天良的、不懼怕法律的那些奸商,還需要強有力的輿論監督,在座的各位也都有監督的責任。  

  趙啟正:由此我想到30年前深圳開發的時候,蛇口提出了一個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在當時有振聾發聵的作用,有披荊斬棘、開辟道路的作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由最初不能被廣泛接受,最後被大家接受,也推動了以後蛇口等地區的開發。我們可不可以在繼承又發展的思路上說,“時間就是金錢,誠信就是生命”。“效率就是生命”這句話仍舊是對的,把它歸到“時間就是金錢”上去也是對的,因為作為效率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金錢,誠信就是生命”,也就是說無誠信者必亡,就像三鹿奶粉這樣的企業。  

  人民網記者:前不久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原主席李查德•盧格對中美公共外交進行了對比,他說中國目前的公共外交發展非常“迅速”,作為中國公共外交的宣導者和推動者之一,您對此有何評論?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全國政協在公共外交方面的主要工作。謝謝。  

  趙啟正: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原主席李查德•盧格說中國的公共外交發展很快,要超過美國了,其實我們公共外交花的錢、做的事才剛剛開始,並沒有超過美國。公共外交在中國並不是剛剛開始,以前我們的民間外交都做得很好,只是公共外交這個辭匯最近被大量使用,它主要是指一個國家對外國公眾說明本國情況,以取得外國群眾對本國的理解和支持。在早期的公共外交中,廣大的公眾是受眾,以電台、電視或其他的方式對外國公眾講解,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國際間往來的方便,互聯網的發展,公眾現在不僅是受眾,也成了公共外交的參與者。  

  趙啟正:在中國,公共外交有三方面來參加,由政府主導,民間團體、社會組織、精英人士是中堅力量,普通公眾也適當參與,這也是外交的基礎。各國公共外交的定義大同小異,但做法卻大有不同,有的大國的公共外交氣勢汹汹,要說自己的國家多好,要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於人,甚至干涉其他國家。而中國與此不同,我們是向世界的人們說明中國自己,說明中國的文化傳統、社會發展、內外政策,回答人們對中國的疑問。中國近兩年舉行的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都是中國公共外交的大舞台,不僅中國利用這個舞台表達中國自己,外國人也利用這個舞台來表達他們,而我們政協在這個當中,在事前做了很多調研,在進行當中也進行了考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這是我們做的一件事。  

  趙啟正:我們還辦了《公共外交季刊》,每期目前發行1萬份以上。我們還舉行了“21世紀論壇”,邀請了一些國家的重要人物進行了國際研討,來表達中國,傾聽他們的意見。我們還多次在北京、上海召開了公共外交的研討會。  

  趙啟正:政協把研究、普及和實踐公共外交作為一項任務。我們有這樣的基礎,政協已經同世界上128個國家,239個機構,13個國際或區域性的組織建立了長期的聯繫。在今天政協開會期間,我們下午四點半在梅地亞要舉辦一個專門的公共外交的記者會,希望有興趣的各位記者前往。  

  新華社中國證券報記者:有幾個問題請問趙主任。第一個問題,政協去年有關山東建設藍色經濟區的提案,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今年其他的省份是否也有相關的提案,能否具體給我們舉幾個例子?另外,提到今年民生熱點,每年民生熱點的提案都占到很大的比例,今年關注度最高的民生熱點問題是什麼?最近大家都比較關注的是關於CPI的問題,請趙主任跟我們說一下。   

  趙啟正:今年有關民生的議案正在統計中。關於CPI的問題,你問得不太清楚,似乎是問對CPI怎麼看。任何國家都有CPI的指標,大家知道,CPI的計算是我們日常消費,有各種東西,比如有A、B、C,可能A占6%,B占10%,C占12%,是不是為了降低CPI的數直接改?不是,那些國家的CPI都是不一樣的,為什麼?因為我們生活方式在變化,物價在變化,中國是五年一改變,所以正好現在在改變。改變有什麼內容呢?比如說房租,占CPI比例很多。房租漲得很快,假如說原來是10%,現在是不是13%呢?有這種調整,這種調整就更真實地反映CPI的情況。比如1月份的同比漲幅,舊的計算是4.918,新的計算4.942,高了0.024;環比漲幅,舊的計算方法是1.070,新的演算法是1.021,低了0.049。據有關專家說,漲了0.021,我本人的數學還是不錯的,我感覺有點奇怪,改了之後還差不多,你現在看不出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就能看出來。我只能跟你說這麼多,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問這個意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