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撤僑伊爾76加裝臨時坐臥設備及衛生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09:23:11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新華網報道,了解時事的人對中國空軍的伊爾-76運輸機應該不會陌生。從玉樹抗震、舟曲抗擊泥石流災害,到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它承載著大批救災物資在大江南北的天空上穿梭。而今年早春,中國空軍伊爾-76再次挑起重擔,這一次,它運載的是遠在異國他鄉的一個個同胞。

  4日10時30分,隨著最後一架伊爾-76的穩穩落地,中國空軍4架運輸機圓滿完成了我在利撤離人員的接運任務。自2月28日出發以來,他們飛行了12架次、43小時,單機總航程近3萬公里,將1655人接運至蘇丹首都喀土穆,將287人接運到北京。

  “這次行動任務急、要求高,是對我們的一個考驗。”空軍參謀長助理鄭元林說,“我們2月27日晚上接到預先號令,28日18時就出發了,整個準備時間不足24小時。”

  從中國前往利比亞的航線跨越阿拉伯海和紅海,要經過6個時區和8個空情管制區,這一過程創下了中國空軍大型運輸機航程最遠的紀錄。儘管時間緊急,空軍還是做出了精心準備,去時的飛機上滿載著食品、藥品和生活物資。每架飛機都由過硬機組進行操控保障,包括隨行醫護人員,還配有阿拉伯語翻譯和英語翻譯。

  “每架飛機15名機組成員,‘接同胞回家’的心情一個比一個急迫。”空軍航空兵某師師長俞金池說,“我們幾天來日平均休息時間不到3小時,爭取以最快速度把同胞接出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