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二五”軍隊建設武器裝備大提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0 09:04:04  


 
  抓住三“關節點” 推進軍隊改革

  軍事專家表示,當科技進步引發武器裝備變革時,戰鬥力變化處於量變階段,是戰術層面的。但當武器裝備變化引發作戰方式、編制體制、軍事訓練全方位變革時,戰鬥力就開始由量變到質變轉化,戰鬥力生成模式也將發生根本性變化,適應時代要求的先進戰鬥力開始生成。

  而現階段解放軍現行的體制編制是工業時代的產物,條塊分割、小而全,這早已不能適應先進戰鬥力生成的需要,急切需要進行改革。包括以下三點:

  創建新型部隊 更替武器裝備

  一是要以精簡指揮機構為重點,推進指揮體制改革。在眾多與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相關的改革中,“牽一髮而動全身”者,是指揮體制的改革。只有指揮體制科學,戰鬥力生成才能發生質的變化。而影響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的諸多因素,都無不與指揮機構臃腫、指揮體制層次過多、路徑過窄有關。因此,推動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必須從改革指揮體制入手,努力實現指揮體制扁平化、網絡化。

  二是在部隊層面推進體制編制創新。推進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必須在部隊層面推動體制編制創新,從世界新軍事變革的趨勢看,“模塊化編組、積木式組合”等,都是部隊體制編制改革的發展方向。

  三是創建新型部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武器裝備的快速更替,其結果必然是新型部隊的出現。目前,許多發達國家軍隊把新型部隊創建作為推進體制編制改革、發展先進戰鬥力的重要途徑。航空航天部隊、網絡戰部隊、數字化部隊、目標部隊等,都是發達國家軍隊適應先進戰鬥力生成而加速發展的新型力量,解放軍對此亦需高度重視。

  專家分折:應對別國挑釁 須打“反制牌”

  軍事專家劉江平指坦言,即使經過“十二五”的建設,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某些領域還會有“代溝”。加之,西方以及周邊一些別有用心的反華勢力,會不時地興風作浪,並鼓吹“中國威脅論”。對此,中國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劉江平指出,中國在任何時候都堅持“不稱霸”的外交準則。中國發展有限的軍事力量,完全是為了滿足保衛日益增長的國防安全的需要,不會去威脅任何國家。

  近期以來,有些國家不斷向中國挑釁,在涉藏、涉台等問題上出爾反爾,在中國周邊海域不斷發動聯合軍演,插手中國南海事務,挑撥中國與鄰國關係。劉江平指出,對於此種“近身遏制”,中國必須有“反制牌”。他說,中國對於任何國家企圖損害中國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挑釁,都會作出應有的回擊。中國有能力、有策略、有辦法回擊任何企圖遏制、包圍中國的做法,中國的反制措施和有效舉措涉及外交、經濟到軍事、法律等各個層面,奉勸某些國家不要錯判形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