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就是,我們講周邊要區分兩對矛盾,不要甚麼都扣在美國頭上。我覺得這種傾向是不科學的,也不辯證。一個是內部的矛盾,我們和鄰國的矛盾,鄰國和鄰國的矛盾,像朝鮮半島天安號事件,根本就是朝韓兩家的。像其他地區的,南亞最基本的是印巴的矛盾,這都是內部的矛盾。包括我們自己的,我們和日本的矛盾、我們和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矛盾、我們和印度的矛盾等。另外一個矛盾就是中國和美國的矛盾。所以我們在分析問題和應對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區分兩對矛盾,不要只關注到一對矛盾,並且兩個矛盾要區別對待。不要回避基本的矛盾,也就是內部的矛盾,因為內部的問題太複雜了,周邊的整個問題,也包括我們自己在內。
還有一點,面對美國的重返,我們應該“巧對”美國的“重返”,我們也應該強調“巧實力”。既不要過高地估計美國,因為咱們前面講了,美國還面對很多牽制因素;但是也不能低估,因為我也聽到了很多聲音,比如美國不可逆轉地衰敗,美國元氣大傷等,我覺得千萬不要低估美國。美國的綜合國力,特別是它在可持續發展這方面遠遠超過我們,既不要高估美國,但是也千萬不能低估美國的能量,特別是它“來事”的能量。
再一個就是我們自己的政策要有調整,一定要及時地調整,包括前面講到的戰略的問題。可能現在時機比較成熟了,就是中國的周邊戰略以及相關的部分。中國的周邊戰略是個總的,然後面東北亞、朝鮮半島、東南亞、南海這樣的東西,現在是時候考慮這些問題了。你不能老是那種出一個事、反應一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是不行的。應該有一個戰略上的東西,並且還是一個很細緻的東西,然後我們從以前的經濟上的“一邊倒”,就是大家共同發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一塊發財,但是這個現在看來是局限非常明顯的。所以我們在保持這個的同時,我們要加強安全的、軍事上的考量,我們自身實力的建設,以及和鄰國的交往、對話、溝通一定要加強。
最後補充的一點是,我們在這麼複雜的一個周邊環境和今後面臨的一個長期的態勢,我覺得我們基本的東西--“韜光養晦”千萬不能丟,千萬不要意氣用事。因為你想想,我們自己甚麼事情都要量力而行,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我們剛才講,我們對周邊熱點問題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在整個過程中,我們“韜光養晦”一定要堅持,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加強“有所作為”、要有威嚴的一面,就是不能只做“老好人”或是“和事佬”,要能讓一些國家覺得中國難以挑戰、難以侵犯、難以“忽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