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溫家寶總理答中外記者問(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4 13:00:41  


 
  我們一定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共同發展。謝謝。

  俄通-塔斯社記者:總理您好。我在中國工作已經18年了,我非常喜歡中國,也習慣了在中國的生活。但是最近發現物價變貴了,請問通貨膨脹的原因是什麼?很多俄羅斯的媒體都稱讚中國政府採取的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措施。他們說這些措施讓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受到的金融危機影響較小,您是否同意這個看法?謝謝。

  溫家寶:你的問題重點在第二問,因此我先回答你的第二問。在國際金融危機當中,中國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影響很大,如果我們回想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當時國際貿易下降26%,而中國的出口要占到GDP的近1/3,波羅的海指數一度跌到零。

  我到深圳集裝箱廠去考察,連一個集裝箱的訂單都沒有。我們最低的GDP跌幅達到3.8%,不少企業停業,大批農民工返鄉。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實施了包括四個方面內容的一攬子計劃。這就是:大規模的財政投入和結構性的減稅,使企業恢復活力;大範圍地提高社會保障的水平,使民生繼續穩定和改善;大力度地推進科技支撐,使經濟充滿後勁;同時大強度地推進企業的結構調整,特別是發展新興戰略產業。

  所有這些都不是單一的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著眼於長遠的發展方向。

  我們實施4萬億的投資,關於投資比例我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詳細闡述了。你問的問題的要害就是所謂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衝擊小。我跟你講,事非經過不知難。我們經過這樣的努力,使中國在世界上率先回升向好,從而避免經濟建設遭受重大的挫折。這一點是舉世公認的。

  至於通貨膨脹,我方才已經多次講過,這次通貨膨脹是國際範圍內的,在新興國家,CPI都達到8%以至10%。原因我也已經分析了,我們注意在抑制通貨膨脹中,要管好貨幣。也就是說要減少貨幣的流動性,從根本上消除通貨膨脹的基礎。謝謝你。

  李肇星:時間已經超過中午12點,為了讓更多的記者朋友有機會提問,經請示總理,我們記者招待的時間再延長十來分鐘。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我們想請問關於“十二五”規劃的問題。我們留意到中國的知識界對於“十二五”規劃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為中國的未來指明了更好的方向。但是中國有一句話叫知易行難。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這個概念早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一直提到今天,請問溫總理,您認為“十二五”規劃要得到真正地實施,真正地貫徹落實,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溫家寶:你提到轉變發展方式知易行難,最難難在什麼地方?我以為難在兩個方面:一是觀念;一是創新機制和幹部考核的標準。

  所謂創新機制,其實決定一個國家發展的主要在教育和科技。

  我一直強調,中國的振興不單在經濟總量,而根本在人才和科技進步,並且要建立和完善鼓勵科技進步、人才成長的機制。

  通過改革促進產學研的結合,我以為有兩個數字比GDP更為重要,一是教育經費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一是研發經費占生產的比重。這兩條就決定了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的創新力量,這才是最有力、最持久、最可靠的發展因素。

  所謂觀念,就是要徹底轉變唯GDP的觀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需要不斷地增加經濟總量,但是這種總量的增加是不能以過度地消耗資源、能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那樣不僅不可持續,而且會給我們子孫後代造成影響。

  與它相關的就是幹部政績的考核。我以為對幹部政績的考核,最重要的不僅要看一個地區的經濟總量,而且要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協調,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公平正義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徹底從根本上解決這兩條,我們現在制定的計劃也是難以實現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相關專題: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