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解放日報:體操“改分門”,到底誰錯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09:16:29  


 
  斯托伊卡表示,在邵斌改分之後,他立刻找到裁判組成員黃力平那裡進行了交涉和溝通,“試圖把成績恢復成原來裁判所打的分數”。在解釋為什麼將當時的分數解鎖通過時,斯托伊卡表示是因為系統本身的設計缺陷所致,但重要的是,他自始至終沒有說明他為什麼會在最終成績單上簽字。

  “但儘管如此我確實沒有明確的證據我認為作為一位FIG國際裁判,邵斌的這種態度是不能接受的。我不知道如果沒有明確的證據,這件事能不能移交給紀律委員會,但這名裁判必然應該為他的所為受到處罰。”斯托伊卡表示。

  危機:都沒錯才是大錯

  事實上,在“體操門”這件事上,都強調自己無錯,反而會加深體操這個項目的信任危機。

  截至昨天,新浪網公布的一份民意調查顯示,選擇“中國體操最近醜聞多,正常”的網民達到了46.1%,而選擇“或許其中另有內情”的網民只有24.7%。裁判邵斌的背後可能確實沒有什麼利益鏈,他的改分行為,也確實是出於公平之心。但無論如何,他的操作程序確實違反相關規定。在這樣一個鐵的事實面前,哪怕倫理道德上問心無愧,但職業道德上卻肯定難辭其咎。再多的辯解,並不會博得公眾的好感。而從國際體聯的角度來說,即便裁判長斯托伊卡當時確實對改分提出了異議,但他的最終簽名卻白紙黑字留在那裡,這是無論如何無法抵賴的。作為裁判長,就必須為自己的這種默許行為負責。

  網名為“SWD345”的一位網友留言:“體操的負面新聞已經不少了,現在出了這個事,大家還在互相推諉責任,讓人心寒。”這個說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同。體操運動作為一個主觀評分類項目,很容易出現爭議。可以說,這次的“改分門”事件並不僅僅關係到中國體操的形象,更關係到體操這項運動在全世界的臉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各方面各領其責是最好的危機公關,互相推諉只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