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法喊打 奧巴馬變老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11:33:02  


美、英、法、加拿大和意大利盟軍十九日對利比亞卡扎菲發動空襲,奧巴馬未扮演領頭角色。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自冷戰結束後,美國獨霸全球,美國總統一向以世界領袖自居,但這次美國和英法盟軍對利比亞展開空襲,美國總統奧巴馬卻一直躲在後面,讓法國總統薩科齊當老大。華盛頓郵報批評奧巴馬表現得不像世界領袖,倒像是世界的虛位元首。

  聯合報報道,華郵指出,奧巴馬完全顛覆長久以來世人對美國總統的既定印象。過去美國總統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戰,向全國人民說明戰爭的理由、目標,並表達強硬立場。但這次奧巴馬根本沒宣戰,他派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到巴黎,站在薩科齊旁邊,讓沙克吉當領導人。

  奧巴馬則在巴西表示,美國只會執行有限度軍事任務,而且不會派地面部隊。他強調,美國只是參與國際行動。

  華郵指出,克林頓利用美國超級強權地位介入國際事務,當起“世界總統”;布什更是獨斷獨行,根本不甩盟邦,美國就是老大。但奧巴馬顯然無意,也沒有能力扮演國際事務掌控者的角色,而偏好與盟國合作,甚至讓盟國當領導者。

  洛杉磯時報分析說,奧巴馬不願像他的前任布什那麼好戰,而且這次軍事行動極敏感,這是美國十年內第三次與穆斯林國家作戰,而且美國的盟邦沙特阿拉伯、巴林和葉門都面對國內民主運動。奧巴馬無法解釋,為何美國空襲利比亞,卻不能約束阿拉伯盟邦鎮壓群眾。

  華爾街日報指出,奧巴馬正在執行二○○八年競選期間提出的外交政策,可稱為“奧巴馬主義”。當時他表示:“我不但要終結伊拉克戰爭,還要終結發動戰爭的心態。”

  其實這次對利比亞用兵出現英法喊打喊殺美國冷處理的現象,都是基於國內政治考量。奧巴馬有競選連任壓力,美國還未自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脫身,若再深陷利比亞戰爭,對連任不利。

  薩科齊也面臨連任壓力,但他的情況相反。法國在突尼西亞革命時,站在獨裁者這一邊被罵翻,而且薩科齊這幾年與卡扎菲走得很近,現在力主空襲利比亞,得以洗刷他支持獨裁者的罪名,有助提振低迷的聲望。

  英國首相卡梅倫主戰,也有國內政治考量,因為他的前任工黨首相布萊爾是卡扎菲的老友,不但賣軍火給利比亞,還為了與利比亞做生意,釋放洛克比空難的凶手。卡梅倫對卡扎菲的強硬態度,也是要突顯保守黨與工黨作風不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