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陌生人”駱家輝 譜寫兩國未來的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12:12:48  


  可能很多中國人不認識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也沒聽過美國司法部長霍爾德,但提起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卻幾乎街頭巷尾人盡皆知。因為他不僅是繼勞工部長趙小蘭、能源部長朱棣文之後奧巴馬政府的第三位華裔部長,更曾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的華裔州長。

  3月9日,駱家輝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式提名為新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一旦獲國會參議院確認,駱家輝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駐華大使,於4月走馬上任。

  於是,許多人甚至期盼,這位華裔大使的到來,或將迅速緩解中美貿易摩擦以及人民幣匯率等爭端。

  然而,作為一名不會講普通話的華裔,駱家輝表示:“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人們開始困惑,這樣一位持華裔名片的美國人,他的到來意味著什麼?

  實現“美國夢”的華人孩子

  追溯駱家輝的家族歷史,可以說是一段典型而艱辛的移民往事。

  20世紀初,駱家輝的祖父駱世澤懷揣“淘金夢”從廣東台山到美國,在華盛頓一個有錢人家當雜役,隨後回國娶妻生子,於1917年在大陸誕下駱家輝的父親駱榮碩。

  駱榮碩13歲時隨同父母返回華盛頓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駱榮碩應征加入美國陸軍,在歐洲戰場作戰。但是,退役後,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以經營餐館和雜貨店為生。

  駱家輝6歲以前都是在為二戰退役軍人而建的低收入公共房屋中度過的。在他的童年記憶中,不僅要幫父親料理小生意,還要為自己的“美國夢”刻苦讀書。終於,憑借個人不懈努力,他於1968年考入耶魯大學主修政治學。在耶魯的4年里,他依靠打零工和獎學金完成學業,之後又在波士頓大學獲得法學學位。

  畢業後,駱家輝先在檢察官辦公室工作,隨後進入政界。自1982年開始,他先後擔任州眾議員和縣長等職務。

  1996年,駱家輝在選舉中勝出,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華裔州長,完成駱家追尋“美國夢”的近百年之旅。

  2009年2月25日,奧巴馬就任總統不久,提名駱家輝為商務部長。宣布商務部長最終人選時,奧巴馬提到駱家輝白手起家的移民奮鬥史。

  “駱家輝懂得‘美國夢’,他令‘美國夢’鮮活,”奧巴馬說,“出於這一原因,他能與我一道,在這個時代繼續實現‘美國夢’。”
  
  熟悉的陌生人

  駱家輝在接受任命時提到了自己的父親:“如果他還活著,看見兒子獲提名,成為美國駐其先輩國家的大使,將成為他最驕傲的時刻。”

  然而對駱家輝本人而言,新的角色既是“能令父親感到最驕傲的時刻”,也將是一場全新的抉擇和挑戰。

  在駱家輝之前就任過的駐華大使中不乏中國通。即將卸任的駐華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就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1989—1991年在任的李潔明(James Lilley)出生於中國青島,就任前曾從事對華情報工作多年;新中國成立前的在任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出生於中國杭州,曾任燕京大學的校長,一生都致力於對華工作中。

  與他們相比,駱家輝雖然有張東方面孔,對中國的語言文化卻並不熟悉。然而,談起對華貿易,卻沒有人比他更精通。

  在他連續兩屆擔任華盛頓州州長期間,他通過推動總額32億美元稅收優惠,幫助波音和微軟等公司在中國設立總部或主要生產設施。該州對中國的年出口在駱家輝在任期間超過50億美元,較此前增加一倍。

  為推動華盛頓州對中國出口增長,駱家輝以州長身份多次訪華,還在廣州開設了一家貿易代表機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