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兩岸論述模糊不清 如何安人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6 11:19:09  


從蔡英文和蘇貞昌之爭就可清楚看出獨派在民進黨內的影響力了。
  中評社台北3月26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民進黨“總統”初選的登記,等於揭開2012年“總統”大選的序幕。主張黨內程序正義最力的前“副總統”呂秀蓮意外地宣布退出,其聲明只留下一陣費疑猜的迷團。而蔡英文與蘇貞昌的對決亦代表著民進黨世代的交替將在此次大選中見真章。

  社評說,不同於地方性質的選舉,“總統”大選勢必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惡鬥。國民黨為了保有政權,當然會全力盡出,確保馬英九的連任之路順利。但是,擅於選舉操作的民進黨當然不會示弱,必將利用其南部優勢,向北反攻,希望藉由日漸高漲的聲勢一舉拿下行政及立法兩權,以達到全面執政的目的。

  在民主國家中,政黨存在的最大目的當然是奪取執政權,進而掌握分配國家資源和利益的權力。所以,執政黨當然希望繼續在位,而反對勢力則覬覦於各種充沛的執政資源,希望能取而代之。的確,政黨輪流執政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即便是在民主文化尚未完全成熟的台灣亦是如此。本世紀初已見證了兩次的政黨輪替,為“我國”的民主制度奠定良好基礎,亦讓世人刮目相看。

  不過,就是因為台灣的民主文化仍未健全,讓少數政客得以利用操弄對立及偏激言行的機會而得利。看看所謂的“一邊一國”連線的驚人影響力就可得知。這個由陳水扁的兒子陳致中一手創立的次級政治團體,單單以“陳水扁”為號召就能席捲全台,其聲勢之浩大都讓民進黨各派系不得不禮讓三分,連一些知名學者都紛紛加入。但是這種偏激團體的成長不就證明了台灣的民主文化仍有待改進之處? 

  社評說,從蔡英文和蘇貞昌之爭就可清楚看出獨派在民進黨內的影響力了。以目前民進黨內的派系結構來看,隨著謝長廷派系及新潮流系向蔡英文靠攏,蘇貞昌當然無法與她相比,勢必要從社會大眾著手。所以,蘇貞昌的競選說說明會,就充滿了本土情懷和個人感念,目的就在於喚起游離選票的認同,希望能在全民調的初選中異軍突起,贏得民進黨代表權。

  反觀蔡英文,為了鞏固在獨派的領導地位,不惜說出“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如此違逆政治現實的話,甚至在媒體專訪還拿出馬英九先父的骨灰罈做文章,希望用“認同”問題來達到打擊馬英九、進而贏得獨派的支持。雖然蔡英文的幕僚再三辯解硬拗,仍無法改變蔡英文已有“陳水扁化”的傾向。那就是為了鞏固黨內支持,不惜以撕裂社會和諧、製造政黨對立為手段,以達到政治動員的最終目的。

  社評說,民進黨最會使用的伎倆,就是候選人保持所謂的“高度”,不會正面攻擊對手,而是以側翼作為攻擊主力,就算是在黨內競爭也不惜撕破臉。2008年的“總統”及“立委”初選不就是最好證明?為了搶佔位子,各派系不惜槓上,甚至製造“12寇”的污名打擊同志,不團結的結果當然是雙雙大敗! 

  然而,想競選“總統”大位,不是單單迎合少數團體的政治理念就可過關。若拿2008年的得票數來看,即便是當時的謝長廷因陳水扁貪腐醜聞而拖累,卻仍拿到近550萬票,有四成二的得票率。若以此為民進黨2012年“總統”大選的得票基數,只要再爭取大約一成選票就可能擊敗現任的馬英九了。加上民進黨這幾年的選舉表現不俗,讓他們信心大增,這就是為何蔡蘇兩人為何搶破頭的主因。

  但是,民進黨仍有隱憂。至今仍模糊不清的兩岸論述讓民眾最無法放心,畢竟陳水扁的慘痛教訓仍歷歷在目,倘若真的讓民進黨贏得“總統”寶座,難保獨派不會想捲土重來,企圖影響政府的正常運作,屆時馬英九任內好不容易平息的統獨爭議可能又會充斥媒體版面,而惡果將由全民承擔。

  社評說,馬英九執政以來面臨許多嚴峻挑戰,當然也犯下一些錯誤,才會造成現今兩黨聲勢不相上下的苦境,而這正是馬英九尋求連任必須面對的嚴肅考驗。

  不過,馬英九的優勢之處在於他的人格特質,“溫和理性、不偏不倚”,不走偏鋒,不會譁眾取寵。雖然他目前的支持度仍在三成左右徘徊,但是相信更多隱性及中間選民對馬英九仍有相當的期待。

  社評說,我們有信心,只要假以時日,馬政府的各項政策效益將會相繼浮現,讓全民能共享。而民眾亦將會謹慎考慮,是否繼續支持馬英九的連任,還是將未來冀望在勇於內鬥、窮於治理的民進黨身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