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國專家:核電危機示警 新能源有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7 00:23:16  


“十二五規劃論壇:環境、資源與綠色發展”論壇現場(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記者 陳曉)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節能減排及加快城鎮化是中國未來五年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作為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如何進行高速且高質量的發展將會對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帶來深遠影響。另一方面,近期日本大地震後核輻射洩漏的問題引起了各界對核電安全問題的關注,對中國國內快速增長的核能發電項目亦產生了潛在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在26日舉行了名為“十二五規劃論壇:環境、資源與綠色發展”的公開論壇,邀請了中國國家環境保護部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專家,連同兩位中大學者就相關議題進行了演講和討論。

  在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張建平教授指出,這次日本地震所引起的核電危機給了中國一個警示,核電台的建設必須要做到萬無一失,也只有這樣,核能發電才可以持續發展,而中國未來在發展核能時也將更加嚴格地進行規劃和監管。他認為,日本的核事故令廣大民眾對核能發電的安全性產生了質疑,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市民現在都強烈地反對發展核電項目。在這樣的條件下,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在未來或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張建平認為,現在不只是中國注重發展新能源產業,全球許多國家也都在著手研究和發展,而在每一次石油危機發生時,世界各國都會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而發展可持續的新能源產業也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