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施顏祥:核能在未來10多年都是必要選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16:16:45  


施顏祥:在未來10年,核電都是必要選項。(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記者 黃惠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的政見,“經濟部長”施顏祥今天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指出,他從媒體報導看不出來“2025年”是怎麼定下來的,核能在現在這個階段,或是可預期的10多年之內,都是必要的選項。如果要廢,得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針對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指稱全球有14座高風險的核電廠,其中,台灣營運、興建中共4座都在榜上,施顏祥表示,台灣整個島就在廣泛定義的地震帶上,儘管如此,台灣的4座核電廠當初在興建選址時,都有把地震因素考慮進去。他呼籲民眾,不要因為《華爾街日報》的一般論述,就對核電廠耐震產生懷疑,“經濟部”近日也會投書《華爾街日報》進行說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召開並審查“經濟部”附屬單位基金,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及民進黨“立委”陳明文都質詢到核電的相關議題,陳明文還要施顏祥說明對於蔡英文提出“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政見,到底了解多少?

  施顏祥答詢表示:“從媒體上的報導,我看不出這2025年是怎麼定出來的!”陳明文則解釋說,2025年是核一、核二及核三廠的退役年限,蔡英文提出2025年實現非核家園,並主張核四完工後不商轉,以目前核電只占台灣總體電力的20%來說,即使不使用核電,“台灣不會垮啦!”

  施顏祥則指出,核能不管是在現在這個階段,或是可預期的10多年,都是必要的選項,如果要廢核電,就得付出很大的代價,以台灣目前7成的電力是用火力來說,火力的來源不可靠,成本又高,還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要廢核電,包括環境、經濟成本等都必須納入考慮,“經濟部”會就各種情境進行評估,在必要時向全民說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