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奧巴馬連任夢想 可能成卡扎菲陪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30 15:34:38  


  中評社香港3月30日電/美國世界日報29社論說,利比亞局勢的變化,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與來日無多的利比亞強人卡扎菲比較,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日子是另外一種的不好過。國會朝野兩黨,要追究他擅自下令介入利比亞的決策,是否藐視了國會的地位,而社會輿論,則質疑他的決策,是否符合美國的利益。為此,奧巴馬在28日發表講話,全面闡述他的利比亞政策,來澄清各方的懷疑,挽回國內支持。我們姑且不論國會和白宮在決定美國介入戰爭時的決策過程應該怎樣做,奧巴馬在利比亞政策的解釋上,確實錯誤百出,令人費解。我們在此僅舉一例,白宮強調禁飛區是為了保護利比亞平民不受卡扎菲軍事力量的屠殺,但奧巴馬又指出,卡扎菲必須下台,這才是美國干預利比亞的最終目的。

  不僅如此,奧巴馬甚至不知道,卡扎菲下台後,利比亞怎麼辦?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反抗卡扎菲的武裝力量成分越來越複雜,其中,賓拉丹凱達組織的武裝分子大量湧進利比亞,加上班加西本來就是凱達組織網路“聖戰士”的一個主要地區,極有可能未來取代卡扎菲獨裁政權的新政權,就是一個凱達組織掌控的政權。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具諷刺意義了,美國為首的北約,花費巨額軍費,冒著國際輿論的質疑,竭力推翻卡扎菲政權之後,利比亞將在日後,成為另外一個“伊朗”,甚至比伊朗還要危險,來威脅美國和西方世界。

  社論說,白宮如今走入了一個兩難的境地,如果卡扎菲遵守停火協議,美國也無法放棄要求卡扎菲下台的目標,因為白宮擔心,一旦卡扎菲緩過勁來,鞏固了政權,度過了危機,那麼,作為對這次西方干預的報復,卡扎菲極有可能重啟核武試驗以及生化武器的專案,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抗衡西方,因為歷史證明,卡扎菲具有採取報復行為的心理特徵,也會冒險這麼做。同樣,如果在北約組織軍事干預的後援下,反抗勢力站住腳跟,利比亞東西分裂,陷入長久的內戰,這也是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惡夢,因為這個地區的戰火,將延燒到整個北非中東地區,導致這個區域的不穩定,最後引發石油危機,對西方世界和全球帶來重大的打擊。因此,美國明明知道,卡扎菲倒台之後,或許利比亞會出現更大的危機,但目前也只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不然就會騎虎難下。

  問題是,這樣的局面,對奧巴馬相當不利,把他自己置於當年小布什總統對伊拉克動武的困境之中。沒有人懷疑,以美國和北約的軍事打擊力量,要擊垮卡扎菲政權,易如反掌,一如當年布什總統擊垮胡森政權,但是,卡扎菲被抓或者被打死,並不等於利比亞危機的終結,新政權的性質如何?利比亞的局面是否穩定?這些棘手的問題,奧巴馬一個都解決不了。此外,奧巴馬還要面臨整個外交政策的基調改變,把他上台後楬櫫的對話外交,明智外交的原則拋諸腦後,回到他一直批評的小布什“單邊主義”外交的歧途上去,因為誰都知道,把自己的外交決策和戰爭決策的目的定位在要某某人下台,那就是干預內政,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當地人民頭上。因為美國應該做的是,嚴格維護聯合國的決議案原則,“保護平民”就是“保護平民”,而不是擴大軍事行動的藉口,這就是目前國際輿論,甚至美國國內輿論爭議的焦點。

  社論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利比亞或許會成為奧巴馬政權的轉捩點,成為奧巴馬的惡夢,他的連任之路,有可能夭折在“的黎波里”。說得嚴重一點,卡扎菲及其家族將在北約的軍事打擊下遭遇毀滅性結果,而奧巴馬的總統連任努力,則成為陪葬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