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日報評利比亞局勢:對話才是出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3 09:35:38  


 
  中東地區人口增長很快。就埃及而言,在8000萬左右的人口中,近70%是30歲以下的青年。失業大軍中90%是青年,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失業率達到了18%。中東地區過去50年創造了5000萬個就業機會。人們預測,今後10年需要創造一億個就業機會,才能滿足就業需求,這要求中東地區經濟每年保持8%的增長率。而目前中東地區經濟發展遠遠達不到這個速度,所以就業成為十分嚴峻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只有靠穩定發展來解決。通過戰爭的辦法,特別是外國人動用軍事手段來幹預,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還會越弄越糟。

  利比亞的例子也很典型。利比亞對外國勞工的依賴度很大,戰爭迫使外國勞工撤走,經濟癱瘓,基礎設施又遭到戰爭的嚴重破壞。解決面臨的經濟問題,已變得更加困難,其出路只能由有關各方通過對話、磋商、合作才能找到。

  仔細觀察,西方大國在利比亞軍事打擊中的表現,呈現一些鮮明的特點。一是大國的立場雖不同,但并不存在冷戰時期兩大國互相角逐、挖對方墻腳、削弱對方勢力的情況。二是參與軍事行動的西方國家內部辯論激烈,美國尤甚。如今,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還沒完事兒,盡管奧巴馬總統表示不向利比亞派出地面部隊,但國內爭論不休,擔心的是美國再背上一個包袱。法、英等國內部反對的呼聲也不少。三是中東地區對每個大國都很重要。比如中東局勢動蕩,致使國際油價波動,大家都希望這個地區恢複和平與穩定。

  上述三個特點,反映了時代的變化。不少國際組織和國家領導人呼籲利比亞有關各方立即停火。在西方國家,希望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呼聲也在上升。就連法國總統薩科齊也表示希望通過政治和外交方式解決利比亞危機。

  文章說,越是面對難以解決的複雜問題,越應該傾聽理智的聲音、智慧的聲音。這是中東形勢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阿拉伯世界風雲突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