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美戰略互信的建立和加強絕非這麼簡單。片面認為建立高層對話機制或者片面認為“尊重文化”和“加大民間交流”就能促進中美合作和增強戰略互信的看法,實際上是一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膚淺理解。實際上,對於當前的中美關係來說,無論是高層對話機制還是民間交往,我們都會發現開展的難度很大,因為兩國之間的認知錯位才是導致中美戰略互信長期低迷的根源。
文化與歷史密不可分,中美兩國不僅要相互尊重文化,更要尊重歷史,理解歷史的思維沉澱及其影響。比如說,中國自1840年之後遭受了一個世紀的列強欺辱,自1949年中國人才真正挺直了腰板,要剛剛走上復興之路的中國忘記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那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難以接受的。這就如同要維持了近百年霸權的美國忘記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一樣,也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就是為何美國人要把“9.11事件”與“珍珠港事件”進行對比了。因此,理解中國人在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的敏感性和政治立場,就如同理解美國人為何擔心再次遭受“9.11”恐怖襲擊而在世界範圍內不顧一切地發動一場“反恐戰爭”。這些歷史積澱都同樣能夠發揮深刻而久遠的政策導向。
目前,中美兩國相互間的認知錯位在傳統安全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尤其是美國在高層對華機制和民間外交中都在發揮消極的作用。就此看來,雙邊戰略互信的建設相當艱難。相比之下,中美兩國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卻進展較為順利,因為兩國在金融安全、反恐、環保、氣候變暖等領域的相互認知並沒有大的錯位。
因此,糾正在傳統安全領域的相互認知錯位是當務之急,而這一任務與克服“不適應綜合症”密切相關。
三、克服“不適應綜合症”是中美關係順利發展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