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美聯儲當真舍得告別寬貨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3 00:04:44  


 
  正因美國經濟有向好趨勢且通脹預期有所增強,市場上才會形成美聯儲將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預期,一些學者和美聯儲官員也將此視為終止量化寬鬆的重要籌碼。有華爾街分析師認為,在6月底Q E2到期後,美聯儲將不會出台新的量化寬鬆政策。但筆者以為,這一預期需要幾個過硬的要素:一是不再依靠財政和貨幣政策刺激,美國經濟仍能維持目前3%左右的增速;二是美國國債保持穩定,收益率不會因美聯儲退出寬鬆政策而飈升;三是已成大患的美國“雙赤字”問題不會顯著惡化。如果上述前提能基本滿足,那麼美聯儲將貨幣政策由“超寬鬆”轉為“寬鬆”不失為明智之舉。若忽視上述因素而“硬來”,美國經濟可能二次探底,且美債危機的嚴重後果將不遜歐債。

  要說美聯儲會否加息,將貨幣政策由“寬鬆”變為“中性”,似乎難上加難。從次序上看,美聯儲調整利率政策應在結束“量化寬鬆”並通過市場手段壓縮資產負債表規模等一系列措施之後,加息時點可能會比市場預計的今冬明春還要靠後;而利率最終回歸既不對經濟產生刺激作用,又不妨礙經濟增長的“中性水平”,三年之內或許是奢望。從經濟因素來看,美聯儲的兩大使命是穩定價格和促進就業,考慮到核心通脹率仍為低位而失業率仍接近9%,美聯儲不會輕舉妄動。而美國經濟對於低利率環境的依賴性,尤其表現在由此前房產泡沫催生出來的抵押貸款領域和信貸消費領域,也迫使美聯儲在加息問題上行事謹慎。

  此外,從戰略上講,美聯儲總額達2.3萬億美元的兩輪量化寬鬆措施,向全球輸出通脹,令身兼全球儲備貨幣、結算貨幣和計價貨幣三大功能的美元持續貶值,既提高了美國出口競爭力,又對逾14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務起到“稀釋”作用。在量化寬鬆壽終正寢後,特別是在其他經濟體先後加息的緊縮政策背景下,在加息問題上念“拖字訣”應是美聯儲的不二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