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媒刊俄專家文章:俄回歸經濟大國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6 00:44:12  


 
  但是,俄羅斯經濟現代化還沒有取得明顯成就。主要障礙在於:首先,投資不足,最近三年政府投入到矽穀基礎建設的資金僅700億盧布,相當於每年只有約20億美元,杯水車薪,而西方跨國巨頭並不願大手筆投資,他們來到這裡並不願意真正投資和組織大規模生產,而只願意廉價收購俄羅斯科學家的智力成果,並將其轉往中國、越南、印度等國,獲取暴利;其次,政府試圖通過建立幾個所謂科技示範園區來帶動實現全國全面現代化的想法也過於簡單。早在2005年,俄羅斯頒布新《經濟特區法》後,成立了幾個科技型開發園區,但至今也遠未形成氣候。如今的創新園區,缺乏有效的創新激勵機制、軟制度等,不消除自然壟斷,如俄羅斯石油開採、加工、電力系統、公共服務、高端服務業等依然缺乏競爭,不從根本上遏制官僚主義、貪腐,不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弘揚企業家創業與創新精神,是無法形成普遍的創新氛圍並推動俄羅斯龐大的經濟轉型的。

  目前,困擾俄羅斯經濟現代化的還有嚴重的通貨膨脹,2010年俄羅斯通貨膨脹率8.8%,超過年初政府設定的6%―7%預期值,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上漲3.1%,漲勢依然不減,依照這一走勢,2011年全年通脹率可能超過10%,突破政府2011年6%―7%的控制目標。此外,還有資本外逃問題,也需要加以扭轉。2009年資本外流規模為520億美元,2010年略有降低,但還高達360億美元。一些西方公司將在俄羅斯的投資抽出,恰恰是因為俄羅斯缺少穩定預期和“遊戲規則”。

  要使現代化計劃不流於形式,除了鼓勵科技創新外,還必須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遏制貧富差距擴大,實現社會穩定。擴大中產階級隊伍,增強購買力,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國內需求,也是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動力。同時,深化政府改革、提高政府調控效率等也是推進現代化進程的原本之義。

  (作者單位:俄羅斯科學院市場問題研究所;俄羅斯科學院人文科學學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