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石之瑜:蔡英文要台灣背對大陸走向世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5 20:50:52  


 
  所謂邊陲化,當然就是台灣依附於大陸,不再有其他出路。這自然是想象,不是真實。就算台灣人移居大陸眾多,仍然可以進進出出,充滿動能,如何以邊陲化形容之? 

  就算台灣商人蜂擁投資大陸,但最後出超賺取的,也不是集中在大陸市場上的利潤。實際上台灣商人更是活躍於全世界,如果大陸機會少了,豈會守住不走? 

  所以,台灣人不會被大陸鎖住。只要世界的商業機會是流通的,台灣的資源與大陸的資源都會隨著機會流通。大陸既不是封閉的,也不打算封閉。大陸對和平與發展的需要,與台灣是相同的。

  蔡英文呼籲走出歷史框架,大陸一定舉雙手贊成。對內,大陸已經走出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框架,又接著走出了計劃經濟的框架,跟著再走出了公有制的框架;對外,大陸走出了冷戰的框架;對台灣,大陸走出了內戰的框架。

  大陸已經擺脫各種各樣的歷史框架,但並沒有擺脫共產黨領導的歷史框架,認為共產黨領導恰恰是擺脫上述諸多歷史框架而能持續維穩的理由。不論蔡英文同意與否,起碼,都不能說大陸還停留在歷史框架中。

  固守老國民黨與李登輝歷史框架 

  而蔡英文之所以無視於發展,能夠以一個封閉的大陸為前提,來安排她對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的論述,當然就其來有自,不是發生在歷史的真空之中。蔡英文的歷史框架,一言以蔽之,就是從老國民黨到李登輝所營造的歷史框架。

  在老國民黨的內戰歷史框架下,大陸被形容成是封閉落後的政經極權體制;在李登輝的日本近代化史觀所營造的歷史框架下,大陸繼續是極權落後的“一黨專政”封閉體制。

  依照這樣的歷史框架,台灣處在一個歷史的危機中,隨時會遭到吞噬。老國民黨的方式是設法改造大陸,在不可得之後,李登輝改采的方式是擺脫大陸。蔡英文恰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框架中,提出要走出歷史框架。

  正因為蔡英文有其出自國共內戰源遠流長的歷史框架,所以她能輕易的不費吹灰之力,在情感上用危機感煽動選民,讓選民回憶起遭到大陸吞噬的政治恐懼。一旦恐懼被喚起,國民黨就在情感上成了屬於賣台的政黨。

  李登輝的轉向沒有擺脫國共對立的歷史框架,仍然在大陸封閉的歷史前提下,推動台灣本土化,對老國民黨從事清洗鬥爭,包括幾乎所有當前國民黨領導階層在內,都曾經配合李登輝。

  如今,共產黨戮力擺脫內戰與封閉體制的雙重歷史框架,而現在的國民黨力圖擺脫內戰與李登輝的雙重歷史框架,進而使得國共兩黨都擺脫歷史框架而能遂行和解。

  矛盾的是,蔡英文繼承了李登輝的轉向,謹守大陸仍處在封閉極權下的歷史前提。所以她才繼續假設,兩岸雙邊關係的開展是莫大的危機,已經導致台灣喪失其開放社會的屬性。

  蔡英文因而具體而微地繼承了她自己以為應該要拋棄的歷史框架。當她指控國民黨與共產黨因為不能走出歷史框架,也就不能共同負責任的面對未來時,她其實是對她自己的問題,與自己對責任的拋棄,做了最好的說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