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人民幣離岸中心之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8 11:38:22  


  中評社台北4月28日電/人民幣議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而成為國際社會熱議的焦點,除了人民幣升值速度,近期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新加坡、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競相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搶食人民幣離岸市場。建立人民幣離岸中心是大陸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確保國內金融安全的主要手段,香港在人民幣離岸業務上的成功經驗,以及大陸對外貿易持續擴張,都給人民幣離岸市場創造巨大商機。因此,新加坡、倫敦的積極爭取,不只展現其雄心壯志,更反映出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及企業的需求,政府不能等閒視之。

  台灣經濟日報社論指出,全球金融海嘯爆發後,中國大陸為降低對美元的依賴,加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密集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跨境貿易結算、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與貿易夥伴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建設香港為人民幣離岸中心、開放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等,且已有具體成果。例如大陸各類銀行辦理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今年第一季已達3,603億元,占大陸外貿總額的比重由2009年開辦初期的0.1%擴大到7%;所簽訂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也由2009年初的韓國一國,增至九個。此外,馬來西亞、菲律賓相繼宣布將人民幣債券納入外匯儲備,未來還有其他東南亞國家可能跟進。

  一般來說,各國金融機構只從事本幣存放款等業務,離岸金融是指專做外幣存放業務,由以形成的金融體系即為離岸金融中心。由於人民幣還不能完全自由兌換,流出境外的人民幣須有交易市場,以確保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進行,也由此促進了離岸市場的發展,不僅前景可期,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指標。香港挾其既有金融中心及政治、地理等優勢,獲大陸指定自2004年起建設人民幣離岸市場,如今已初具規模。

  依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統計,去年跨境人民幣貿易結算總額為5,060億元,75%是在香港進行;結算規模擴大,帶動了香港人民幣存款成長及人民幣債券市場的榮景,還發展出人民幣計價的各類金融商品。迄今年2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4,070億元,比兩年前增逾八倍,預估今年底將達1兆元,占香港總存款餘額的比率將超過10%。香港在這項業務的突出表現,不只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為人民幣國際化做出重大的貢獻。

  人民幣國際化是大陸金融發展的大戰略,其離岸市場的潛在商機令人垂涎,倫敦、新加坡率先表態,想要分一杯羹,顯示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然性,也讓離岸中心的爭奪加速白熱化。對香港而言,新加坡、倫敦已享有國際金融中心盛名,在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競爭具威脅性,豈可高枕無憂?對大陸而言,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對香港具重大影響力,開放香港進行人民幣交易尚屬可控;新加坡、倫敦則不同,對大陸而言是真正的離岸市場,若新加坡、倫敦可進行人民幣交易,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一步,反映的是北京當局的決心,正是此一競逐廣受關注之處。

  對台灣而言,兩岸每年貿易總額已超過1,500億美元,開放兩岸貿易採用人民幣結算,不只協助企業規避匯兌風險,並省掉避險、保值等額外費用,也有利於銀行業擴大經營規模、擴展資金來源和增加獲利,因而島內產業界對人民幣離岸業務的需求愈顯迫切,政府推動人民幣做為兩岸貿易結算貨幣的工作已刻不容緩,包括修正兩岸金融業務往來許可辦法,並與大陸國務院、人行和其他相關公部門交涉爭取支持等;而為消除島內金融穩定的疑慮,開放初期或可選擇境外金融中心(OBU)辦理。長期而言,台灣要發展成為亞太籌資中心或區域金融中心,人民幣離岸業務也沒有放棄的空間。因此,政府應借力使用,將新加坡、倫敦的競爭轉化為推動開放的動力,儘速追上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度。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