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溫家寶:推進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等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9 09:02:38  


 
  同盟會會員後裔代表餘添山也在座。餘添山的外祖父原名林尚節,因崇尚孫中山先生的博愛精神,改名林博愛。辛亥革命之前加入同盟會。林博愛除了捐款資助,也撰寫文告等,擔當同盟會的文化先鋒,宣揚孫中山先生的思想。餘添山現在是一名醫生。他說,在先烈們的內心深處,孜孜以求的是一個不受外強侵略、廢除封建、國富民強的新中國。身為革命先烈的後裔,我們以先輩們勇於犧牲的獻身精神而自豪,更要為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盡綿薄之力,以告慰先輩在天之靈。

  溫家寶聽後十分高興。他說,今天之所以來看望大家,就是沒有忘記孫中山先生,沒有忘記孫中山先生的戰友,沒有忘記為辛亥革命捐軀的先烈,以及他們的後代和繼承他們事業的人。今天紀念孫中山先生,就是要發揚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為公”和“博愛”精神,齊心協力把中國建設好。

  1910年,孫中山先生在檳城創辦了《光華日報》宣傳革命理想。“光華”,就是“光復中華”之意。如今《光華日報》日均發行量達到10萬份以上,已經成為北馬地區最大的華文報刊和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華文報之一。《光華日報》董事駱南輝回憶了《光華日報》百年來的艱辛發展史。如今,《光華日報》與廣東省中山市的《中山日報》結為姊妹報。去年,他們駕車從檳城出發,千里迢迢開往中山市展開尋根之旅。今年,他們將驅車趕往武漢,在10月10日參加在當地舉行的辛亥革命100周年盛會。

  駱南輝說,作為華文報紙,我們依然關注著中國發展,希望她富強。近幾年,每當中國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光華日報》的讀者都解囊相助。我們將弘揚中華文化,尤其是中山精神,為馬中友誼繼續努力。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集團執行董事蕭依釗也談了對孫中山革命理想的理解。

  溫家寶聽後說,《光華日報》留下的墨跡,記述了中國苦難的歷史。近代中國災難深重極了,唯有民主、科學、求是的精神才能救中國。今天的中國站立起來了,但要實現真正振興尚需時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們要推進科學發展,促進公平正義,推進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等改革,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讓每一個人都能得到自由和全面發展。

  最後,他加重語氣說道,孫中山先生去世時留下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紀念孫中山先生最好的行動,就是奮鬥、奮鬥!孫中山先生遺願一日不能實現,我們就奮鬥不止。

  全場再次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掌聲,表達著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