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與印尼:雙邊合作促進地區多邊進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2 00:05:15  


4月28-3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時隔10年再次訪問印尼。
  中評社北京5月2日電/英文《中國日報》評論版頭條文章: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和建設“和諧世界”和“和諧地區”的現實需要,中國日益在東亞乃至亞太地區多邊合作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而“東盟+3(中日韓)”(或“10+3”)和“東盟+1”(或“10+1”)對話機制、東亞峰會、東盟區域論壇等已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多邊合作的主要國際平台。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東盟及其成員國一直在其中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

  縱觀東盟主導的這些地區多邊合作的演變進程,可以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其產生和突破性進展大體上與東盟領導的東南亞地區一體化進程保持一致,而印尼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歷史表明,印尼作為東南亞最強大和最有影響的國家,它不但推動成立了本地區首個永久性區域組織——東盟,而且此後每當其國內政局穩定,其推進東盟合作的意願就更強烈,東盟一體化進程就會隨之明顯加快。東盟成立以來在地區一體化方面最重要的進展就是2003年10月啟動的以“東盟安全共同體”、“東盟經濟共同體”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為“三大支柱”的“東盟共同體”,而作為第一根支柱的“東盟安全共同體”動議就是印尼首次建議並推動實施的,而此時印尼在經歷1997-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及其後國內政局嚴重動蕩後已開始恢復元氣。

  隨後,“東盟+3”逐步實現機制化並成為新興的東亞區域合作的主渠道。在此基礎上,東盟又推動啟動了首個以“東亞”命名的區域合作機制——東亞峰會。中國與東盟的關係亦隨之快速發展。其重要成果包括: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涉及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等廣泛經濟合作領域等;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逐步形成和平解決爭端的“南海機制”;簽署《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啟動戰略夥伴關係建設進程等。更重要的是,隨著2003年10月中國率先加入東盟制定的《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日本、印度、巴基斯坦、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新西蘭、斯里蘭卡、孟加拉國、朝鮮、美國等國亦相繼加入其中。由此,以東南亞為軸心、從東亞到亞太3個“同心圓”構成的地區多邊合作“放射狀網絡”得以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