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兩岸大企業排行 台灣連續3年下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04 23:26:02  


台灣唯一上榜前20大市值的企業,是市值新台幣1.83兆元的台積電。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媒體發布2011年“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排行榜”,台灣上榜企業家數連續3年滑落至僅剩106家,香港卻拜開放之賜連年增長,市場專家指出,明年台商上榜數更少,後年將增溫。

  中央社報道,今週刊連續8年製作“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今天發布調查結果,台灣上榜家數從2008年的122家、2009年的111家,到2010年僅剩106家;香港則從2008年的256家逐年增到2010年的323家;大陸從2008年的622家溫和下滑到2010年的571家。

  這一千大企業以市值排名,台灣唯一上榜前20大市值的企業,是市值新台幣1.83兆元的台積電,其餘全為香港和大陸企業;前一千大企業市值排名前三的是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香港以匯豐控股的5.53兆元排名第四,亦為香港第一。

  除了台積電外,鴻海市值1.06兆元(新台幣,下同)和宏達電1.03兆元,排名分居台灣企業第2、3位,在千大企業排名分居第26名、27名。

  今週刊表示,觀察企業名單可歸納出四大族群,包括貴金屬、機械製造、其他礦業、醫藥等。貴金屬名列首位的是山東黃金,拜金價飆漲,市值(3405億元)成長8倍;機械製造類中受惠中國發展重心移往內陸,建築機械需求大,徐工機械 (2538億元)未來 5年可望繼續增長。

  其他礦業類主要代表為大陸的包鋼稀土 (3229億元),主要是限制稀土出口價格暴漲所致。

  醫藥類則因中國的醫療改革當作促進消費的配套措施,人民亦重視保健,帶動醫療產值增加,上海醫藥(1908億元)和康美藥業(1382億元)為代表。

  今週刊指出,大陸今年全力發展內需經濟,內需型企業多半指水泥、鋼鐵、食品、汽車、量販店等特定幾類;但從千大企業排行市值與財報進行篩選,結果發現工程機械、網路服務、農產品種植、銷售通路和製藥業是高速成長的“內需超新星”。

  比起兩岸三地經濟的發展,這些企業的營收、財報增幅,明顯跳得更高。今週刊說,當勞工遷徙、內陸建設加速,工程機械和銷售通路業整體業績跟著逐步上升,網路業者架構的電子商務平台,也延伸至以往難觸及的二、三線城市。

  國票證券董事長丁予嘉表示,雖然在千大企業排行中,台灣企業僅剩106家,估計明年會再滑落而破百,不過在民間企業的活力及兩岸經濟協議(ECFA)確保兩岸有更多經濟交流,估計從後年起,台灣企業進榜家數可望自谷底翻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